此诗《登望海楼》由清代诗人曹贞吉所作,通过描绘登楼远眺之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与对宇宙奥秘的遐想。
首联“杯勺沧溟望里收,百年觞咏几登楼”,以“杯勺”比喻眼中所见的广阔海洋,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站在高处,将大海尽收眼底的壮阔景象。同时,“百年觞咏几登楼”则暗示了诗人多次登楼饮酒赋诗的情境,既体现了时间的流逝,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长久热爱和反复欣赏。
颔联“尊前忽觉来三岛,此外犹闻更九州”,进一步展开想象,诗人仿佛在酒宴中突然感受到了远方的三座仙岛,而不仅仅是眼前的这片土地,他听闻着更遥远的九州大地,表现出诗人广阔的视野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
颈联“断岸雨晴天倒影,海门风急气成秋”,描绘了雨后晴空万里,海面上波光粼粼,天际倒映出清晰的景象;海门处,强劲的海风使得空气显得格外凉爽,仿佛秋天提前到来。这两句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凉意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尾联“摇摇坤轴浑难定,曾否金鳌背尚浮?”以“坤轴”象征大地,表达了诗人对于大地稳固性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界中可能存在的神秘力量的疑问。特别是“金鳌背尚浮”的想象,既是对传说中支撑天地的金鳌的浪漫描绘,也是诗人对于宇宙奥秘的探索与思考,展现出一种深邃的哲学意味。
综上所述,《登望海楼》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诗人内心情感与宇宙观的体现,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宇宙奥秘的深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