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道人舍幽居,谁管溪上云。
此身白云耳,遑暇南北分。
颇闻妙香山,天花雨缤纷。
宴坐丈室间,历乱旧衲纹。
山前路悠悠,山后水沄沄。
应观川途客,念我奔走勤。
岂无香火缘,他年往相群。
饱食跛铛饭,稀摘幽涧芹。
当令桃花台,白社掩前薰。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朱松为送别深师前往妙香寺居住而作,表达了对深师的祝福和对清修生活的向往。首句“道人舍幽居”描绘了深师放弃尘世生活,选择隐居的环境,"谁管溪上云"则暗示了其超然物外的心境。接着,诗人以“此身白云耳”自比,表示自己也向往这样的生活,但暂时无法放下尘世事务。
妙香山被描绘得如仙境般,“天花雨缤纷”,象征着佛法的繁盛和深师修行的境界。在丈室中静坐,深师的禅定生活与破旧的衲衣形成对比,增添了岁月的痕迹。“山前路悠悠,山后水沄沄”是对山中景色的细腻描绘,也寓言了人生的漫长旅程。
诗人想象山中的深师会关注路上的行人,感叹他们的奔波劳碌,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期待:“岂无香火缘,他年往相群。”希望将来能与深师一同修行。最后,诗人祝愿深师在妙香寺里过着简朴的生活,采摘涧边的芹菜,让桃花台的香气弥漫白社,体现了对清贫生活的赞美和对精神追求的敬仰。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禅修生活的理解和向往。
不详
空中世界纷河沙,不知底处为天涯。
乾坤百亿在指掌,触处与子同一家。
云何犹作去来想,千里一跌毫釐差。
坐令契阔费星纪,岭云欲寄山川遐。
拨眉相对此何日,丈室净扫馀天花。
诗豪辨舌久投阁,万窍寂历风无哗。
为君游戏出三昧,妙处那复相聱牙。
往将妙响应空谷,一任飞锡凌苍霞。
人生本无事,况我麋鹿姿。
一堕世网中,永与林壑辞。
此行独何事,岂不为寒饥。
弱岁慕古人,颇觉世好卑。
那知齿发迈,终然此心违。
春风到山泽,鱼鸟亦知时。
吾行何日休,流目瞻长岐。
且用陶翁言,一觞聊可挥。
舟行有严程,越国常晓发。
双橹兀残梦,起坐窥落月。
人家岸野水,雾雨笼邃闼。
遥怜琐窗人,攲枕听呕轧。
丈室掩槐夏,与君同卧痾。
平生莫逆人,裹饭谁见过。跰?起鉴井,万古寂不波。
观心要知是,造物如吾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