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王仲缙感怀韵十首兼呈张廷壁(其三)

祸生既有胎,福茂讵无根。

玄理谅不爽,群动何纭纭。

商周数百载,积累基至仁。

胤嗣岂皆贤,所藉先泽存。

后王昧经远,谋虑止其身。

于道或隅合,秉心殊未纯。

永怀极盛时,民物熙阳春。

孟氏好斥霸,恶彼能乱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方孝孺创作,名为《次王仲缙感怀韵十首兼呈张廷壁》的第三首。诗中探讨了祸福的根源、自然法则与人类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历史上的治国之道。

首句“祸生既有胎,福茂讵无根”提出祸福并非偶然,而是有着内在的根源和基础。接着,“玄理谅不爽,群动何纭纭”表达了对宇宙自然规律的敬畏,以及世间万物活动的复杂性。

“商周数百载,积累基至仁”回顾了商周时期的积累与仁政,强调了长期治理与道德的重要性。“胤嗣岂皆贤,所藉先泽存”指出继承者未必都贤明,但先辈的恩泽是他们得以立足的基础。

“后王昧经远,谋虑止其身”批评后来的君主往往忽视长远规划,仅考虑个人利益。“于道或隅合,秉心殊未纯”指出虽然有时在某些方面有所契合,但内心并未完全纯净。

最后,“永怀极盛时,民物熙阳春”怀念过去盛世,人民生活和谐如春日阳光。“孟氏好斥霸,恶彼能乱真”表达了对孟子推崇仁政、反对霸道思想的认同,认为这是维护社会秩序、避免混乱的关键。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反思了历史与现实,强调了道德、仁政与长远规划的重要性,体现了作者对社会问题的深思熟虑。

收录诗词(408)

方孝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希古,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 字:希直
  • 号:逊志
  • 籍贯:宁海
  • 生卒年:1357—1402年7月25日

相关古诗词

次王仲缙感怀韵十首兼呈张廷壁(其四)

隆中有一士,卓然古天民。

长啸六合间,草昧思经纶。

寸心如白日,可破万古昏。

所遇虽不谐,馀辉尚燉燉。

使逢高光主,礼乐宁沉湮。

惜其遗书亡,大志人罕闻。

如何徇利子,于道不知真。

卑卑章句中,徼禄求润身。

可贵不在位,可贱不在贫。

无取一时好,当作千载人。

形式: 古风

次王仲缙感怀韵十首兼呈张廷壁(其五)

翠鸟质微细,乃以羽自戕。

犀象兽之雄,每因齿角亡。

物生无巨小,适用反相伤。

犬羊死柔弱,虎豹死暴强。

彭聃死于寿,夭者死于殇。

万生谁长存,所贵德誉光。

古来志节士,立身有大方。

孰云萧艾丛,果胜兰蕙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次王仲缙感怀韵十首兼呈张廷壁(其六)

封伦论治道,盛诋习俗漓。

郑公若砥柱,坐障狂澜驰。

嗟此古遗直,磊落胸中奇。

遭逢英明君,计画得小施。

刘蕡岂不伟,结舌竟如痴。

浚恒宁独然,天运固若斯。

焰焰趋愈下,滔滔竟何之。

万事吾不识,聊以善自持。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次王仲缙感怀韵十首兼呈张廷壁(其七)

始见泽腹坚,又闻谷风至。

炎熇复能几,木叶忽巳坠。

四序不少停,景物日夜异。

思之热中肠,不遑食与寐。

支离如病鹤,顾影独长唳。

黄雀饱稻梁,笑尔垂两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