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天禄野叟听音图

梨园弟子,天宝之后。谁其知音,百岁遗叟。

曲终怅然,泪迸林薮。时清眼明,万事缄口。

形式: 四言诗 押[有]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梨园弟子”与“天宝之后”的对比,以及“野叟”对音乐的深刻感受,展现了历史变迁中艺术与情感的延续与失落。

“梨园弟子”,指的是唐代宫廷乐师,他们生活在繁荣昌盛的天宝年间,享受着音乐带来的欢愉与荣耀。然而,“天宝之后”,即安史之乱后,盛世不再,这些乐师们的生活和艺术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谁其知音,百岁遗叟”,表达了在这样的背景下,能够真正理解音乐深意的人已经寥寥无几,尤其是那些经历了岁月沧桑的老者,他们或许能从音乐中寻找到一丝慰藉,但这种知音难觅的感慨,也透露出一种孤独与无奈。

“曲终怅然,泪迸林薮”,当音乐结束时,老者的情感达到了高潮,泪水如泉水般涌出,洒落在林间,这不仅是对音乐的感动,更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境遇的哀叹。

“时清眼明,万事缄口”,在和平与清明的时代,人们或许会更加注重物质生活,而对艺术的追求和表达却变得沉默寡言。这句诗反映了社会变迁中,艺术与个人情感表达的微妙变化,以及在不同社会环境下,人们对艺术价值的不同态度和选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梨园弟子”与“野叟”听音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艺术与时代、个人情感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在历史长河中,艺术如何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情感纽带。

收录诗词(872)

李俊民(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 籍贯:自号鹤鸣老

相关古诗词

唐叔王韦生卧虎图

梁鸯之养,或失其时。曹公之肉,不救其饥。

羊质而皮,狐假而威。谁能于此,辩是与非。

形式: 四言诗

学中史正之会客

有怀伊人,在泮饮酒。我客戾止,其尝旨否。

未见君子,我心孔疚。惠然肯来,小大稽首。

形式: 四言诗

烟江绝岛图

江风不波,峭壁森立。冥冥飞鸿,翔而后集。

形式: 四言诗 押[缉]韵

双松古渡图

倾盖相逢,堂堂两公。寂寥渡口,以济不通。

形式: 四言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