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孟浩然旧居

命合终山水,才非不称时。

冢边空有树,身后独无儿。

散尽诗篇本,长存道德碑。

平生谁见重,应只是王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命运注定与山水相伴,才华却未能迎合时势。
墓旁只有树木陪伴,身后没有子嗣承继。
所有的诗作都已散尽,唯有道德之碑永存。
生前何人看重我,或许只有王维知我心。

注释

命合终山水:命运注定在山水间终老。
才非不称时:才华并未得到应有的赏识和时机。
冢边空有树:墓地边仅余孤树。
身后独无儿:死后没有子嗣继承家业。
散尽诗篇本:所有的诗稿都已散失。
道德碑:指留下道德文章或口碑。
平生谁见重:一生中谁真正看重我。
王维:这里可能指的是唐代诗人王维,以其文学成就和高尚品德著称。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朱庆馀创作的《过孟浩然旧居》,通过对比当时与过去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逝去时光和历史人物的怀念之情。

“命合终山水,才非不称时。”这里借用孟浩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境,表明他的人格魅力和文学才能都是与时代同步的,不曾有过贬低。山水在此象征着纯净无污染的境界,也暗示了诗人对于孟浩然高洁品质的赞赏。

“冢边空有树,身后独无儿。”这两句通过对比,描绘出孟浩然已去世,其墓旁只有寂寞的树木守护,而没有子孙后代。这种对照突显了历史人物的孤独和无常,以及诗人对于生命易逝的感慨。

“散尽诗篇本,长存道德碑。”这里强调了孟浩然的诗歌已经散佚,但他的道德却如同碑文一般被后世所铭记。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表达了对孟浩然不仅是文学成就,更有高尚品格的崇敬。

“平生谁见重,应只是王维。”最后两句则转而提及王维,是因为在唐代,王维与孟浩然都是以隐逸著称,他们的人生态度和艺术追求有着某种相通之处。诗人通过这样的比较,进一步凸显了孟浩然的非凡之处。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过去,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的敬仰,以及对于时代流逝的感慨。在这里,朱庆馀以其深厚的情感和精湛的笔法,将孟浩然的形象永恒地镌刻在中国文学史上。

收录诗词(173)

朱庆馀(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不详,名可久,以字行。官至秘书省校书郎,见《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六,《全唐诗》存其诗两卷。曾作《闺意献张水部》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增加中进士的机会。据说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写诗回答他说:“越女新装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值万金。”于是声名大震

  • 籍贯:越州(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826

相关古诗词

过洞庭

帆挂狂风起,茫茫既往时。

波涛如未息,舟楫亦堪疑。

旅雁投孤岛,长天下四维。

前程有平处,谁敢与心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吴兴新堤

春堤一望思无涯,树势还同水势斜。

深映菰蒲三十里,晴分功利几千家。

谋成既不劳人力,境远偏宜隔浪花。

若与青山长作固,汀洲肯恨柳丝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泛溪

曲渚回花舫,生衣卧向风。

鸟飞溪色里,人语棹声中。

馀卉才分影,新蒲自作丛。

前湾更幽绝,虽浅去犹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闲居冬末寄友人

短亭分袂后,倚槛思偏孤。

雨雪落残腊,轮蹄在远涂。

人情难故旧,草色易凋枯。

共有男儿事,何年入帝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