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王渐逵的《苦雨》诗,描绘了夏季连绵不绝的雨水给人们带来的困扰和苦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象和生活细节,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切感受。
首句“仲夏冱阴霭,朱火无炎熺”描绘了夏季特有的阴霾天气,阳光被厚重的云层遮挡,没有炎热的阳光照耀,形成了一种压抑的氛围。接着,“少微弛其运,司天讵能违”表达了自然界的力量似乎失去了平衡,常规的季节变化被打破,暗示了异常气候的到来。
“园林无畅条,岩壑汇为陂”描述了雨水使得园林中的树木无法生长,山间的溪流汇聚成湖泊,形象地展示了雨水泛滥的景象。“欲渡无舟楫,策杖将焉浮”则通过渡河的困难,进一步强调了雨水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我稼稚以劣,众口仰在兹”点出了雨水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庄稼生长不良,人们的生活依赖于这些作物,雨水成了他们关注的焦点。“迅雷无停声,重云滞还期”描绘了雷雨交加的场景,雷声不断,乌云密布,预示着雨水还将持续。
“鼋鼍入井市,魑魅窥庭阶”运用了神话传说中的生物,形象地表现了雨水带来的各种不便和恐惧感,如水怪进入城市,鬼魅窥视庭院。最后,“旱潦频相仍,庶夫失镃基”总结了雨水频繁,导致农田受损,农民失去了耕作的基础。
“哲士委时命,固穷乃其宜”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现象的哲学思考,认为智者应该顺应自然,接受命运的安排。“抚恨良自慰,达顺夫奚疑”则是诗人自我安慰的话语,即使面对困难,也要保持豁达的心态,相信顺其自然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感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