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镇海楼二首(其一)

杖藜远出青萝嶂,览胜还登镇海楼。

玉露下通星月井,綵云多傍凤鸾洲。

凌虚不碍中原望,倒景遥思八极游。

杰观值须南服奠,芳名应与使君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镇海楼时所见的壮丽景色和深邃意境。首句“杖藜远出青萝嶂”,以杖藜行径的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诗人远离尘嚣,独自漫步于青翠的山林之中的情景。接着,“览胜还登镇海楼”一句,点明了诗人最终到达的目的地——镇海楼,表达了他对于美景的向往和探索精神。

“玉露下通星月井,彩云多傍凤鸾洲”两句,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将夜晚的静谧与神秘展现得淋漓尽致。玉露、星月、彩云、凤鸾洲等元素交织在一起,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梦幻般的氛围。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凌虚不碍中原望,倒景遥思八极游”两句,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视野和深邃思考。在高楼上,诗人能够超越眼前的局限,遥望广阔的中原大地,甚至想象着遨游于天地之间,表达了对自由与远方的向往。

最后,“杰观值须南服奠,芳名应与使君留”两句,既是对镇海楼这一建筑的赞美,也是对历史人物的纪念。杰观,指雄伟壮观的建筑;南服,古代指南方的地区;使君,则是古代对地方官吏的尊称。这两句意味着镇海楼不仅是一座宏伟的建筑,它的名字也将与那些为地方发展做出贡献的官员们一同流传,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自由与远方的向往,以及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与纪念,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780)

王渐逵(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镇海楼二首(其二)

紫霞玄雾护崔嵬,海若阳侯入贺来。

天地独怜形胜在,江山如待使君回。

归墟落际遥相瞰,牛渚星槎远更开。

闻道登高能作赋,文园空羡马卿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镇海楼夜宿同区白斋江虚谷何古林伦右溪联句

会值离明劫气消,江山风物胜前朝。

收来王伯一图小,坐控华夷万里遥。

沂月槎通壶苑外,捲帘人在女牛标。

酒酣夜午聊欹枕,共听银河欲上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别王立庵(其一)

五年羁客落萍踪,垂老江湖白发重。

丹诏有春来紫阙,孤臣无语泣东风。

形式: 七言绝句

别王立庵(其二)

幽谷山头路不纡,庾南风景未应殊。

归时莫跨青牛去,关吏迎人乞著书。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