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徐伯枢见寄二首(其二)

杜宇催归不绝声,知君归计正留情。

东胶茶焙春烟暖,西堠花村夕照明。

音信尚烦黄耳寄,交情不负白鸥盟。

明年筑室相邻住,儿辈求田与力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谢应芳对友人徐伯枢的回赠之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相聚生活的期待。

首联“杜宇催归不绝声,知君归计正留情”,以杜宇(即杜鹃)的啼鸣象征着归家的渴望,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家计划的理解与情感共鸣。杜鹃的叫声仿佛在催促着友人踏上归途,而诗人则深知这份归心似箭的心情。

颔联“东胶茶焙春烟暖,西堠花村夕照明”,描绘了一幅温暖而宁静的画面。东胶的茶焙在春日的暖阳下散发出诱人的香气,西堠的花村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格外温馨。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也隐喻了诗人对友人归家后能享受到的宁静生活充满期待。

颈联“音信尚烦黄耳寄,交情不负白鸥盟”,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虽然相隔千里,但通过书信传递彼此的消息,这份友情如同黄耳犬一般忠诚可靠。同时,诗人强调了自己不会辜负与友人之间的约定,就像白鸥盟誓一样坚定。

尾联“明年筑室相邻住,儿辈求田与力耕”,展望了未来相聚的美好愿景。诗人希望来年能够与友人在同一屋檐下生活,孩子们一起耕种土地,共享田园生活的乐趣。这一设想不仅体现了对友情的珍惜,也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和对和谐家庭的憧憬。

整首诗情感真挚,画面生动,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想象,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友情以及对未来的乐观期待。

收录诗词(273)

谢应芳(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幼钻研理学,隐白鹤溪上,名其室为“龟巢”,因以为号。授徒讲学,议论必关世教,导人为善,元末避地吴中,明兴始归,隐居芳茂山,素履高洁,为学者所宗,有《辨惑编》、《龟巢稿》等

  • 字:子兰
  • 号:龟巢
  • 籍贯:常州武进(今属江苏)
  • 生卒年:1295~1392

相关古诗词

方池诗为马公振赋

携我方竹杖,看君方池水。

宛然俯中庭,照影月明里。

清风生蘋末,素练吹不起。

鱼乐鱼自知,主人亦应尔。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和许君善郊居

秋色苍茫日落斜,鲤鱼风起荻飞花。

先生晚酌依稀醉,吹笛渔童恰到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过无锡书所见

朝发吴门东,暮宿锡山下。

隔墙语呜咽,云是流移者。

生来本村居,白首事耕稼。

居城仅期月,区区避兵马。

狂奴称老虎,咥人空四野。

城降人出关,方□虎遭呙。

里胥俄促人,负郭一网打。

监官驱上船,寸步不少假。

不知遣何之,骨肉忍相舍。

□□哭声悲,涕与泪交泻。

同行千数人,瘦骨皆□把。

铁索连系颈,俯首若喑哑。

天高恐未闻,尔悲知者寡。

形式: 古风

马公振以久雨怀思作诗见寄适千墩诸友朋为谋道旁之舍因和及之并发巨浸之叹云

芳草萋萋春复春,桃花应笑未归人。

数椽矮屋清溪曲,一个扁舟绿柳津。

且与往来乘款段,从教图画上麒麟。

老妻颇胜刘伶妇,不惜春衣典酒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