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溪冬夜

柴门开向夕,倚杖寒烟生。

冻月浑无色,空潭若有声。

冰随松子落,石傍梅花横。

欲过西林寺,迟回到五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虎溪冬夜》描绘了冬夜山中静谧而寒冷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冷寂之美。

“柴门开向夕”,夕阳西下,一扇简陋的木门缓缓开启,预示着一天的结束与夜晚的来临。“倚杖寒烟生”,诗人独自站立,手握拐杖,周围弥漫着淡淡的寒气,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这里通过“寒烟”二字,不仅渲染了环境的寒冷,也暗示了冬夜的寂静与孤独。

“冻月浑无色”,满月被严寒冻结,失去了往日的光泽,变得黯淡无光。这句诗巧妙地将自然现象与情感相融合,表达了诗人对冬夜景色的独特感受。“空潭若有声”,清澈的水潭在寂静的夜晚似乎发出了细微的声音,这种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自然景观以生命,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冰随松子落,石傍梅花横。”冰晶随着松树的落叶一同飘落,石头旁梅花横斜,既展现了冬日特有的景致,又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冰与松、石与梅的对比,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生命力。

最后,“欲过西林寺,迟回到五更。”诗人想要前往西林寺,但因夜深寒冷,决定推迟行程,直到五更时分。这句话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远方寺庙的向往,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对时间的敏感。

整首诗通过对冬夜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收录诗词(6717)

屈大均(明末清初)

成就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经历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 称谓:广东徐霞客
  • 字:翁山、介子
  • 号:莱圃
  • 籍贯:广东番禺
  • 生卒年:1630—1696

相关古诗词

沧州见雁

秋风吹渤海,万里朔云乾。

孤雁将何适,南天亦早寒。

帛书衔未至,香稻啄空残。

无处寻俦侣,芦中且自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暮春香山精舍

茆茨人不见,竟日枕书眠。

静坐如忘世,饥来但入禅。

新桐朝引露,残雪夜添泉。

谁与同春服,东风正可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琪林晚眺

鸟道盘天外,谁攀太乙林。

云连金阙暗,花积玉坛深。

北渚空春草,衡阳正夕阴。

云中君未降,凄断凤箫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携晁四美人出雁门关送锡鬯至广武

不觉沙场白日寒,美人一路拥雕鞍。

欲教游子千觞尽,莫使明妃一曲残。

此夕襟怀开广武,明朝涕泪落桑乾。

琵琶若换青骢去,那得红颜生羽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