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江南诸子别

绝塞飘零苦著书,朅来行李问何如。

云生岱北天多雨,水决淮壖地上鱼。

浊酒不忘千载上,荒鸡犹唱二更馀。

诸公莫效王尼叹,随处容身足草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学者顾炎武所作的《与江南诸子别》,表达了诗人流离失所之际,依然坚持著书立说的生活态度和对未来的期许。首句“绝塞飘零苦著书”描绘了诗人在偏远之地艰辛著述的情景,显示出其坚韧不拔的精神。次句“朅来行李问何如”则暗示了诗人漂泊不定的境遇,询问友人旅途如何。

第三句“云生岱北天多雨”以自然景象寓言,暗示自己身处环境艰难,但志向不改,如同泰山之云雨洗礼。第四句“水决淮壖地上鱼”进一步借地理现象表达生活的困顿,但也暗示着生机,如同洪水过后仍有鱼儿生存。

第五、六句“浊酒不忘千载上,荒鸡犹唱二更馀”通过饮酒和夜半鸡鸣,展现了诗人即使在艰苦环境中,也保持着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时间的警醒。最后一句“诸公莫效王尼叹,随处容身足草庐”劝诫朋友们不必效仿他人嗟叹命运,只要有志向,即使简陋居所也能安身立命,体现了诗人的豁达和坚韧。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丰富,既展示了诗人的生活困境,又表现了他的坚韧品格和积极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407)

顾炎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 字:忠清
  •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 生卒年:1613.7.15-1682.2.15

相关古诗词

重谒孝陵

旧识中官及老僧,相看多怪往来曾。

问君何事三千里,春谒长陵秋孝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赠林处士古度

老者人所敬,于今乃贱之。

临财但苟得,不复知廉维。

五官既不全,造请无虚时。

赵孟语谆谆,烦乱不可治。

期颐悲褚渊,耄齿嗟苏威。

以此住人间,动踂为世嗤。

嶷嶷林先生,自小工文辞。

彬彬万历中,名硕相因依。

高会白下亭,卜筑清溪湄。

同心游岱宗,谊友从湘累。

江山忽改色,草木皆枯萎。

受命松柏独,不改青青姿。

今年八十一,小字书新诗。

方正既无诎,聪明矧未衰。

吾闻王者兴,巡狩名山来。

百年且就见,况德为人师。

唯此耇成人,皇天所慭遗。

以洗多寿辱,以作邦家基。

形式: 古风

禹陵

大禹巡南守,相传此地崩。

礼同虞帝陟,神契鼎湖升。

窆石形模古,墟宫世代仍。

探奇疑是穴,考典或言陵。

玉帛千年会,山河一气凭。

御香来敕使,主守付髡僧。

树暗岩云积,苔深壑雨蒸。

鸺鹠呼冢柏,蝙蝠下祠灯。

馀烈犹于越,分封并杞鄫。

国诒明德胙,人有霸图称。

往者三光坠,江干一障乘。

投戈降北固,授孑守西兴。

冲主常虚己,谋臣动自矜。

普天皆爵禄,无地使贤能。

合战山回雾,穷追海践冰。

蠡城迷白草,镜沼烂红菱。

樵采冈林遍,弓刀坞壁增。

遗文留仆碣,仄径长荒藤。

望古频搔首,嗟今更抚膺。

会稽山色好,悽恻独攀登。

形式: 排律 押[蒸]韵

三月十九日有事于攒宫时闻缅国之报

此日空阶荐一觞,轩台云气久芒芒。

时来夏后还重祀,识定凡君自未亡。

宿鸟乍归陵树稳,春花初放果园香。

年年沾洒频寒食,咫尺龙髯近帝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