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刘府判

英雄牢落谷音空,敦薄犹存柳下风。

善政有声闻六邑,病躯无自谒千峰。

乾坤许大心知少,道义相交我辈同。

珍重瑰章何以报,烟云留护峡山松。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方逢辰的作品,名为《和刘府判》。从内容上看,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事业的怀念,以及对于美好政绩的赞扬,同时也流露出个人的哀伤和报效之志。

“英雄牢落谷音空”这一句,通过“英雄”一词,直接点出了诗歌所要颂扬的人物形象,而“牢落谷音空”,则表现了这种英雄事业的凄凉与荒废。这里的“谷音”,可能指的是自然环境中产生的声音,也隐喻着英雄事迹已成过去,只留下回声。

紧接着,“敦薄犹存柳下风”一句,通过对“敦薄”(即敦厚、微薄)的对比,以及“犹存柳下风”,则在物象上表达了英雄虽逝,但其精神或影响依旧存在。这里的“柳下风”,通常是春天的意象,可见诗人是在用春日的景色,来描绘这种精神遗产。

第三句“善政有声闻六邑”直接点出了“善政”的美德,这里的“善政”,指的是理想中的良好政治状态,而“有声闻六邑”,则说明了这样的善政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赞誉。这里的“六邑”,通常是古代对城市或都城的称呼,故此处可以理解为诗人所在之地或者更广泛的地方。

然而,在第四句中,“病躯无自谒千峰”却出现了转折。诗人用“病躯”来形容自己身体上的不适,甚至无法亲至山中(即“千峰”)去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一部分流露出诗人的哀伤和对现实的无奈。

在第五句“乾坤许大心知少”中,“乾坤”指的是宇宙天地,而“许大心”,则是指宽广的心胸或伟大的志向。这里的“知少”,可能意味着诗人所持有的这种伟大志向和理想,了解的人并不多。

紧接着第六句“道义相交我辈同”表达了诗人对于某种道德原则或者正义观念的认同与共鸣。这里的“我辈”,是指与诗人有着相同价值观和理想追求的人们,这里表现出了一种精神上的交流和联系。

最后两句“珍重瑰章何以报,烟云留护峡山松”则展现了诗人的报效之情。这里的“珍重瑰章”,可能是指某种珍贵的记载或者美好的篇章,而“何以报”,则是在询问如何去报答这种恩德或精神遗产。最后,“烟云留护峡山松”一句,则通过景象描写,表达了诗人希望这些精神遗产能够得到保护和传承下去。在这里,“烟云留护”,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而“峡山松”,则通常指的是坚韧不拔、生长在险峻之地的松树。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多个层面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事业和理想政治状态的赞美,以及对个人报效之情的强烈表达。

收录诗词(42)

方逢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佥事夹谷之寄韵

夫子说周易,肇开太极分。

及乎作春秋,下逮西狩麟。

混辟至决裂,坚冰致习驯。

三皇何皞皞,五帝何纷纷。

卓哉洙泗翁,道大孤无邻。

于是作六经,以救万世人。

孟氏辨义利,战国骇所闻。

不肯为老聃,和光同其尘。

人不识四端,岂知有君亲。

孔孟作日月,然后夜向晨。

天高与地下,中立师与君。

师以扶纲常,君以治广轮。

廉耻甚鈇钺,礼教威斧斤。

自古立宇宙,以道为精神。

清溪斗大邑,土瘠民甚贫。

虎豺方恣睢,骃骐忽诹询。

痛民若赤子,礼士如上宾。

箪瓢在陋巷,穷则独善身。

家有读书屋,乃为劫火焚。

仁人忽行恻,仲氏敢具陈。

公肯挈坠道,天未亡斯文。

移檄作主宰,歌诗示恩勤。

弦歌已久废,简陋尚可因。

祠堂俨遗像,生徒招惊麇。

户内有洙泗,山中见华勋。

光霁挹茂叔,粹盎师伯淳。

体用契忠恕,恭安想天申。

仰师千载上,兴起三代民。

剥穷果不食,贞下元又春。

太极在何处,青归烧痕新。

形式: 古风

饯修史宫讲吏部陈大著赴镇赣州

蠡湖擘破亨衢开,山川钟作魁奇材。

九关叫后入云岫,六阴卷出登蓬莱。

著庭万卷了汗竹,粉闱胡事被先幞。

非徒五马人生荣,正要急流刚扷足。

章贡二水分西东,江右九郡斯为雄。

亭横尘外眇四海,台插天表森孤峰。

三百里水见沙碛,一十八滩如剑脊。

醉读题咏呼坡翁,此是太守风月窟。

又闻犷俗多惊湍,况有虿尾邻诸蛮。

付之重寄忧亦大,此是太守思虑关。

代木诗废友道缺,道山幸有诗送别。

一言爱助当何如,思虑先之后风月。

形式: 古风

南康遇雪

夜来怪甚风太颠,掀簸震撼不可眠。

门前铁骑怒拔屋,枕上猛虎飞吼天。

却是庐山夕作雪,杨花未春先擘绵。

左蠡门前玉两柱,江心落石鹭一拳。

五峰千仞削银壁,重湖万顷开璚田。

若使璚田可以种,虽遭赤地民不癫。

若使银壁可以铸,当造白币权飞钱。

要知冬燠生意泄,明年造化工斯全。

帝呼玄冥急收敛,闭塞阳气胚丰年。

虽云不可耕与种,桑麻谷粟兹开先。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送潘翠谷

无屋住僧庐,无菜挑野草。

野草风味长,僧庐人迹少。

剥剥谁扣扃,访予事幽讨。

钱唐有骚翁,自号翠谷老。

疋马游南墙,要伴松竹好。

遐思到山人,迂寻出诗稿。

诗无怨苦吟,扫退郊与岛。

胸次鲍明远,笔下王逸少。

我观阴与阳,禅代何时了。

不能为鲁连,尚可作商皓。

长歌黍离篇,酹酒问旻昊。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