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法薰对中国古代学者吕先生的评价和调侃。首句“为儒儒不达”表达了对吕先生作为儒者未能在仕途上显达的同情或批评,暗示他可能学问深厚但仕途坎坷。次句“学仙仙非真”则暗示吕先生追求仙道,但并未真正得道,暗含其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
“黄龙门下过,秋蚊咬铁钉”这两句形象生动,以吕先生走过黄龙门(可能指道教名门或学术圣地)时遭遇秋蚊叮咬铁钉的场景,进一步强化了他的落魄和无奈,寓意他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遭受冷遇和嘲笑。
最后两句“回先生,回先生。岳阳人不识,老树却成精”是对吕先生的呼唤和讽刺,说岳阳的人们并不理解他的价值,而老树却似乎能感知他的孤独,仿佛成精一般。这既表达了诗人对吕先生的同情,也寓言般地揭示了社会对他的忽视和不公。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幽默诙谐的方式,对吕先生的人生境遇进行了深刻的讽刺和同情,体现了宋代理性批判和人文关怀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