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尽偶书七言四韵奉承采览

粉闱丹地白头深,书殿分廊寓直人。

不怕花枝惊老眼,可无诗句送残春。

因嗟红影随风去,犹为青丛绕槛频。

更把华灯照深夜,一年情味隔音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在粉色和红色的宫殿中,我深入思考,这里是直臣们居住的地方。
我不怕花朵的娇艳刺痛老眼,是否能有诗句来陪伴这即将逝去的春天。
感叹红色花瓣随风飘散,但我仍频繁地围绕着翠绿的丛丛花草。
我更愿点亮华灯照亮深夜,享受这一年中的深情厚意,远离尘世的喧嚣。

注释

粉闱丹地:形容宫殿的色彩斑斓,粉色和红色为主。
寓直人:指在宫中值勤或居住的官员。
花枝惊老眼:形容花朵鲜艳,对老年人来说可能过于刺激。
诗句送残春:用诗句来寄托对春天逝去的感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居简出的学者在春尽之际的闲适情怀。开篇"粉闱丹地白头深,书殿分廊寓直人"两句,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隐逸生活的宁静与雅致。"不怕花枝惊老眼,可无诗句送残春"表达了诗人面对即将逝去的春天,虽有惆怅,但并不惊扰,反而显得从容不迫。

接下来的"因嗟红影随风去,犹为青丛绕槛频"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留恋。春天即将过去,而诗人的情感却仍旧停留在那些繁花似锦的记忆中。

最后,"更把华灯照深夜,一年情味隔音尘"则是诗人在深夜里借着华美的灯光,回味一年中的情感变化,虽然外界的喧嚣与自己隔绝,但内心的感受却无法隔断,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个人情感世界的珍视。

整首诗语言平和,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景物勾勒,展现了一个隐逸之士在春尽时节里的心境与情怀。

收录诗词(25)

李建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张无梦归天台

紫殿谒宸极,赤城归旧山。

气清玄鹤下,语淡白云閒。

路入翠微外,岩栖瀑布间。

何当一携手,相与语灵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郡斋偶书寄同院彭城学士兼简兵部同年采览

閒情閒忆事如空,静读离骚向郡中。

冠剑老年伤远别,关诃夜月许相同。

晚花天气孤庄雨,流水人间小阁风。

行乐及时聊强饮,不须嫌作白头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福圣观

永怀閒访道,斗上上仙居。

瀑水磬声外,桂花林影疏。

山名孙绰赋,观额葛玄书。

已负秋来约,诛茅兴有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

山绕华林气象和,此心犹恨未相过。

门闾世表曾颜德,榜帖人登晁董科。

春暖花开飘几砚,晚归云影在松萝。

公卿无限新诗什,雅咏悠然地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