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李真人不遇

退朝花底佩珊珊,去访真人晓出关。

芳草欲迷行径古,长松深护步廊閒。

苍龙挟雨得瑶简,白鹿穿云致玉环。

如到天坛看月影,定知清露满人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访友者清晨探访隐士李真人的场景,充满了神秘与宁静的氛围。首句“退朝花底佩珊珊”,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访者在花丛中缓缓行走,佩饰轻摇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闲适而优雅的氛围。接着,“去访真人晓出关”点明了访者的目的地和时间,早晨探访隐居的真人,充满了对未知的期待与敬仰。

“芳草欲迷行径古,长松深护步廊閒”两句,通过描写古老的路径被茂盛的芳草遮掩,以及四周高大的松树为访者的行走提供庇护,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古老,仿佛带人穿越时空,体验到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

“苍龙挟雨得瑶简,白鹿穿云致玉环”则运用了神话般的元素,苍龙携带着珍贵的瑶简,白鹿穿越云雾带来玉环,这些象征性的描述不仅增添了故事的神秘色彩,也暗示着访者所追寻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宝物,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指引或启示。

最后,“如到天坛看月影,定知清露满人间”以天坛的月影和清露作为比喻,表达了即使在访者未能直接见到李真人的情况下,也能感受到其深远的影响和宇宙间的和谐之美。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访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与超然境界的追求,充满了哲理性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473)

虞集(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人称邵庵先生。少受家学,尝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李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素负文名,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诗与揭傒斯、范梈、杨载齐名,人称“元诗四家”

  • 字:伯生
  • 号:道园
  • 生卒年:1272~1348

相关古诗词

赋壶洲

传闻海上有玄洲,曾是安期旧所游。

千顷白云都种玉,一杯弱水不胜舟。

鱼龙夜护黄金鼎,鸾鹄晨朝紫绮裘。

波浪不惊星斗近,步虚声里度清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次韵朱本初访李溉之学士不遇

城南城北煖尘飞,伐木相求苦未归。

吟到碧桃还细雨,行寻芳草又斜晖。

绮窗綵笔题诗遍,斗帐沈香入袖微。

共载小车胜上马,重游莫待晓红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寄赵子敬平章

闻道乘閒入翠微,犹愁岚气湿人衣。

道旁野树飞花尽,溪上春云作雨归。

故旧钓丝轻在手,仙人棋局静忘机。

赤松曾许同千载,儗向高秋傍鹤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仁寿寺僧报更生佛祠前生瑞竹有怀故园三首(其一)

闻道故园生瑞竹,试从来使问何如?

苍筤独出千丛里,翠节骈生数尺馀。

比管可吹丹穴凤,长竿莫钓锦溪鱼。

折筳已向灵氛卜,亦说能归似两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