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寿寺僧报更生佛祠前生瑞竹有怀故园三首(其一)

闻道故园生瑞竹,试从来使问何如?

苍筤独出千丛里,翠节骈生数尺馀。

比管可吹丹穴凤,长竿莫钓锦溪鱼。

折筳已向灵氛卜,亦说能归似两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虞集所作的《仁寿寺僧报更生佛祠前生瑞竹有怀故园三首(其一)》充满了对故乡的深情与对自然之美的赞叹。诗中以“闻道故园生瑞竹”开篇,点明主题,引人遐想故乡的美好景象。接着,“试从来使问何如?”一句,既是对瑞竹生长情况的询问,也暗含着诗人对故乡生活的怀念和对故乡事物的关切。

“苍筤独出千丛里,翠节骈生数尺馀。”描绘了瑞竹在众多植物中脱颖而出的景象,翠绿的竹节紧密排列,展现出勃勃生机。这一句不仅赞美了竹子的形态之美,也隐喻了诗人对故乡独特风貌的向往与赞美。

“比管可吹丹穴凤,长竿莫钓锦溪鱼。”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瑞竹与传说中的丹穴凤凰、锦溪中的珍稀鱼类相提并论,进一步强调了瑞竹的珍贵与不同寻常,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故乡风物的深厚情感。

最后,“折筳已向灵氛卜,亦说能归似两疏。”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能够回到故乡的渴望。这里的“灵氛卜”指的是占卜,暗示了诗人对回归故乡的期待与祈祷,而“两疏”则是指汉代的两位隐士疏广、疏受,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希望像他们一样,远离尘嚣,回归自然与故乡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深意的佳作。

收录诗词(473)

虞集(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人称邵庵先生。少受家学,尝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李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素负文名,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诗与揭傒斯、范梈、杨载齐名,人称“元诗四家”

  • 字:伯生
  • 号:道园
  • 生卒年:1272~1348

相关古诗词

仁寿寺僧报更生佛祠前生瑞竹有怀故园三首(其二)

闻道故园生瑞竹,令人归兴满江干。

扁舟不畏瞿塘险,匹马谁云蜀道难。

杜甫溪头花匼匝,孔明庙里柏阑珊。

新堂题作归欤字,定得临江把钓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仁寿寺僧报更生佛祠前生瑞竹有怀故园三首(其三)

闻道故园生瑞竹,吾家孙子好归看。

佛祠竟日春阴覆,先陇多年暮雨寒。

门户凄凉嗟老病,乡关迢递报平安。

重来慎勿劳余梦,驷马桥边据马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别国史院鳌峰石

执戟扬郎久不迁,频年从幸到甘泉。

赐归特许先三日,作赋时令奏一篇。

翠勺娱人花带露,貂裘倚马草横烟。

殷勤为谢堂前石,何处来秋共月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谢书巢惠梅花

巢翁远送梅花树,正在东风四日前。

红萼无言馀旧雪,白头相见又新年。

喜从嘉树来江雨,忆共香粳上海船。

春夜不眠宾客醉,只留孤鹤伴清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