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斩蛟桥

桓桓周将军,英烈照千祀。

少年知自艾,成人不惜死。

射虎南山下,斫潜北桥底。

腾拿三日夜,洒血四十里。

激波为岳立,挥刃电亦驶。

想当批鳞初,见义不见水。

及其立人朝,矫矫中不倚。

文学既英发,武事复霆起。

歼儿善丑正,甘作忠义鬼。

至今有生气,耿耿耀青史。

苏公百世豪,气味有相似。

泊舟蛟川下,洗石题所以。

平生疾恶意,十有二言里。

丰碑刻祠宇,词翰晋二美。

二美固足珍,吾取不在是。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的英勇形象和壮丽事迹。诗中“桓桓周将军,英烈照千祀”一句便设定了全诗的基调,将军以其英勇的事迹照亮了千年历史。接着,“少年知自艾,成人不惜死”表明这位将军从年轻时就懂得自我克制,而成年后则毫无畏惧地面对牺牲。

“射虎南山下,斫潜北桥底”具体描写了将军的英勇战斗场景,显示出他在战场上的勇猛和力量。“腾拿三日夜,洒血四十里”则进一步渲染了战争的激烈程度和将军所经历的残酷。

“激波为岳立,挥刃电亦驶”一句通过对比,将军的英勇举动与自然现象相提并论,强化了其不凡的气概。而“想当批鳞初,见义不见水”则透露出将军行事的原则和品格,他在面临选择时总是能坚守正义,不为私情所动。

“及其立人朝,矫矫中不倚”进一步强调了这位将军在朝廷中的正直形象。接着,“文学既英发,武事复霆起”则展示出他不仅在文艺上有着卓越的才华,在军事上也有着非凡的成就。

“歼儿善丑正,甘作忠义鬼”表明这位将军对待自己的子女之恩,对于忠诚和正义的追求有着超乎常人的坚持。而最后,“至今有生气,耿耿耀青史”则意味着他的精神和事迹至今仍然激励着后人,照亮了历史。

这首诗通过对将军一生的描述,不仅展现了他个人的英雄本色,也反映出了一种时代精神和理想人格的追求。

收录诗词(68)

白珽(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是四明名儒舒少度的遗腹子,后为钱塘人白某收作嗣子。工诗赋,曾与当时名士结社,称“月泉吟社”。他的诗,题材多为描绘自然秀丽风光、农村田园生活,也有反映民生疾苦及时政的

  • 字:廷玉
  • 籍贯:元钱塘(今杭州)
  • 生卒年:1248—1328

相关古诗词

题郑子真画四季诗意(其一)

红杏绿杨,永昼野服。柴门散仙,莫道无人。

知处东风,都在吟笺。

形式: 四言诗

题郑子真画四季诗意(其二)

莲叶吹香,澹澹扁舟。撑港斜斜,惊散一行。

白鹭西风,捲起梨花。

形式: 四言诗

分符真吏隐,燕寝傍岩栖。

形式: 押[齐]韵

东屯行

雨足稻畦春水满,插秧未半青短短。

马尘追逐下关头,北望东屯转山坂。

一川洗尽峡中想,远浦疏林分气象。

沟塍漫漫堰源低,滩濑泠泠石矶响。

中田筑场亦有庐,翚飞夏屋何渠渠。

李氏之子今地主,少陵祠堂疑故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