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对雪

独玩湖中雪,移舟水冻湾。

寒塘起孤雁,危树失前山。

著物偏能积,冲风不碍还。

无惭子猷兴,都尽剡溪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独自在湖中赏雪,移动小船驶向冰冻的湾。
寒冷的池塘上,孤雁振翅飞起,高树后已看不见远山。
雪花堆积在万物之上,即使面对强风也不妨碍归航。
我不觉得羞愧,像王子猷那样,尽情享受这剡溪间的雪景。

注释

独:独自。
玩:欣赏。
湖:湖泊。
中:里面。
雪:雪。
移舟:划动小船。
水冻湾:结冰的港湾。
寒塘:寒冷的池塘。
孤雁:单独的大雁。
失:看不见。
前山:前方的山。
著物:覆盖在物体上。
积:堆积。
冲风:迎着大风。
碍:妨碍。
无惭:不感到惭愧。
子猷:王子猷,晋代人,以爱雪著名。
兴:兴致。
尽:完全。
剡溪:古代地名,位于浙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西湖对雪》,描绘了诗人独自在西湖欣赏雪景的场景。首句“独玩湖中雪”展现了诗人在湖面上独自品味雪景的静谧与孤独,"移舟水冻湾"则写出湖面结冰,小船只能在冰冻的湾处移动,环境清冷而寂静。

接下来的两句“寒塘起孤雁,危树失前山”,通过孤雁在寒塘上振翅和远山在险峻树木后消失,进一步渲染了冬日西湖的空旷与寂寥。"著物偏能积"写出了雪花堆积在物体上的景象,显示出雪的厚重和静态美,"冲风不碍还"则暗示着即使面对强劲的风,雪花依然从容飘落,不改其态。

最后两句“无惭子猷兴,都尽剡溪间”引用了晋代王徽之(字子猷)雪夜访戴的故事,表达诗人对西湖雪景的喜爱,觉得自己如同子猷般心怀雅兴,尽情享受这剡溪间的雪中美景,没有丝毫遗憾。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西湖雪后的静谧与诗意,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西湖观新出鹅儿道损持国曼叔请予赋之

春抱畏雷后,鷇开形已完。

嫩毛轻染檗,小掌未全丹。

见物初能啑,浮波尚怕寒。

山阴无道士,更长换应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观文丁右丞挽辞二首(其二)

春风百花发,露挽九原归。

白马悲鸣驻,黄鹂下上飞。

垄边新柏盛,门外吊人稀。

独见东床客,攀车泪湿衣。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观文丁右丞挽辞二首(其一)

预政公槐亚,谈经帝席陈。

俭恭齐国相,清净汉廷人。

去梦尝为蝶,遗文不解麟。

一闻车马幸,丰赐及孤臣。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观水

秋水漫长堤,郊原上下迷。

孤城闭板筑,高树见巢栖。

耳厌蛙声极,沤生雨点齐。

渚间牛不辨,谁为扫阴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