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翁

礼数损真朴,佯狂不事文。

薜衣青冉冉,鹤发白纷纷。

心阔清似瀑,身閒高入云。

有书藏石穴,还恐始皇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林的老者形象,通过对老者的服饰、外貌、心境以及生活状态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真朴生活的独特风采。

“礼数损真朴,佯狂不事文”,开篇即点出山翁与世俗礼节格格不入,他选择以一种看似狂放不羁的方式,拒绝遵循社会的繁文缛节,保持内心的纯真朴实。这种行为并非真正的疯狂,而是一种对传统束缚的反抗,是对自我本性的坚守。

“薜衣青冉冉,鹤发白纷纷”,通过服饰和外貌的描写,进一步展现山翁的隐逸之风。薜衣,即薜荔衣,象征着自然与野性;鹤发,形容白发如鹤羽般飘逸,既显年迈,又寓高洁。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山翁的外在形象,也暗示了他的精神境界——与自然和谐共生,超然物外。

“心阔清似瀑,身閒高入云”,进一步深入描述山翁的心境与生活状态。心阔如瀑布,既指心灵的广阔与清澈,也暗喻其情感如同流水般自由奔腾,不受拘束;身閒高入云,则形象地表现了山翁超脱尘世、与天地同呼吸的生活态度。这两句诗将山翁的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巧妙融合,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有书藏石穴,还恐始皇焚”,最后两句则以书与历史为线索,表达了山翁对知识的珍视与对权力的淡漠。藏书于石穴之中,既体现了他对书籍的爱护,也暗示了他远离尘嚣、不为名利所动的生活选择。同时,“还恐始皇焚”一句,借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历史典故,表达了对知识被毁灭的担忧,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由思想的向往与保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笔触,塑造了一个远离尘嚣、追求真朴生活的山翁形象,展现了其超脱世俗、崇尚自然的精神风貌,以及对知识的珍视与对自由的渴望。

收录诗词(361)

梁以壮(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山札

一片能怀袖,三年又至今。

岚开书鸟迹,谷冷吐兰心。

月色照梁寂,松花落径深。

拾遗无李渤,相约过幽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山笛

虫响忽若失,鸣鸣四嶂开。

冷云高不动,幽壑众相哀。

往事隋宫柳,伤心汉苑梅。

那知衰谢意,都在曲中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山径

数里通茅屋,松涛里面行。

野花三月亚,水石一边明。

载酒人来少,为吟独立清。

近开兰菊坞,寂寞有谁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苔钱

苔钱因雨长,春富薄朱门。

翠浅晨加色,园添夜见痕。

岂能化蝴蝶,飞去恋花魂。

自足娱幽寂,谁将势利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