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君山的壮丽景色和诗人登临绝顶时的感慨。首句“君山突兀江清空,白云飞尽高人胸”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君山的雄伟和清澈的江水,仿佛白云已从高人的胸中飞散,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接着,“我来绝顶一驻足,四望如在云之中”写出了诗人登高远眺的情景,仿佛置身于云端,视野开阔,心旷神怡。
“天与长江一色齐,春申墓侧草萋萋”描绘了天水相连的壮丽景象,以及春申墓边草木茂盛的自然风光,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之美。“梅花千树香何在,剩有残碑留古题”则通过梅花的消失和残碑上的古题,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历史的追思。
“危亭高耸在其侧,石破天空樵不识”描述了危亭的高耸入云,以及石破天惊的景象,暗示着君山的险峻和神秘。“坐视沧溟日夜流,神龙出没浑难测”表达了对大海日夜奔流的敬畏,以及对神龙出没难以预测的神秘感。
最后,“石湾二岛夕阳斜,遥遥直映马驮沙”描绘了夕阳下的石湾二岛,与远处的马驮沙相映成趣的美景。“乱帆飘忽天无际,直抵金焦眼界赊”则展现了船只在无垠的大海上航行的壮观景象,以及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南徐北固一线浮,波清万顷接瓜洲”描绘了南徐和北固山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若隐若现的景象,以及与瓜洲的连接,展现了广阔无垠的江面。“回望尘海皆龌龊,何当更上一层楼”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不屑和对更高境界的追求,希望可以站在更高的位置上,俯瞰一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君山及其周边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历史的追忆、对未知的探索以及对更高精神境界的向往,充满了深邃的情感和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