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公祠

斯人不可见,千古怀清风。

犹想鸾凤姿,翛然山水中。

空祠遗像俨,过者为肃恭。

同时富贵人,泯灭知何穷。

公昔得所遇,慨然屡输忠。

一伤巧舌刀,泯默类瘖聋。

出处竟无祸,卷舒讵知踪。

被获空叹麟,不制方为龙。

形式: 古风

翻译

这位人物已无法相见,但千百年来人们仍怀念他的清风之德。
人们仍然想象着他如鸾凤般的风采,在山水之间自由自在。
空荡的祠堂里留有他的庄严画像,路过的人无不肃然起敬。
他与同时代的富人相比,消失得如此彻底,无人知晓其结局。
他曾有幸遇到良机,多次表达忠诚,却因言辞受挫。
他因言辞犀利而受伤害,沉默如同聋哑之人。
他的进退始终没有带来灾祸,行踪难以追寻。
被捕时只能空自感叹如麒麟般被束缚,未能展翅成龙。

注释

斯人:此人。
千古:千百年。
鸾凤姿:比喻高尚的品格。
翛然:自由自在的样子。
肃恭:恭敬。
泯灭:消失、不留痕迹。
慨然:感慨、毅然决然。
巧舌刀:形容能言善辩但可能带来伤害的言辞。
瘖聋:聋哑,比喻沉默不语。
被获:被捕获。
麟:麒麟,象征吉祥。
龙:龙,象征权力和自由。

鉴赏

这首诗作于宋代,由张耒所作,名为《白公祠》。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古人清风亮节的怀念,以及对于富贵之人的批判态度。

"斯人不可见,千古怀清风。犹想鸾凤姿,翛然山水中。"

这里作者表达了对古代高洁之士无法亲眼所见,但其清风亮节流传千古的怀念。同时,他还在幻想着那些如同神鸟般高贵和优雅的身影,仿佛它们就生活在自然的山水之间。

"空祠遗像俨,过者为肃恭。"

这两句描绘了一个场景:空旷的祠堂中留有古人的遗像,路过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表现出肃穆和恭敬之情。

"同时富贵人,泯灭知何穷。公昔得所遇,慨然屡输忠。"

作者通过对比,指出了当时的富贵之人已经迷失了方向,不再知道什么是贫穷。而相反,古代的君子在得到应有的地位后,却更加慨然地表现出他们的忠诚。

"一伤巧舌刀,泯默类瘖聋。"

这里批评了那些以花言巧语来伤害他人的做法,把这种行为比作是会割伤人心的尖刀,同时也表达了对于那些能沉默不语,如同耳聋一般的人的赞赏。

"出处竟无祸,卷舒讵知踪。被获空叹麟,不制方为龙。"

最后两句诗,作者感慨于身处世俗却难以免灾,自己的作为也无法为世人所理解。即便是有才能的人,也只能徒叹其不幸,没有办法去改变命运,就像是一条被捕捉的麟兽,不再有机会成为自由飞翔的龙。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代君子的怀念和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表达了作者对于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深切感慨。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白月

白月照世界,山河受清光。

岂独耳目清,莹洗肝膈凉。

中夜扫宽虚,仰得天一方。

湛碧磨青铜,精金点星芒。

我心方无思,偃息在高堂。

慎勿忧世故,彼昏谓汝狂。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白乐天有渭上雨中独乐十馀首仿渊明予寓宛丘居多暇日时屡秋雨仿白之作得三章(其一)

寒极则有暑,晦久则有明。

开辟迄今兹,此理信可凭。

炎炎者易灭,巍巍者必倾。

圣智无奈何,况此愚昏氓。

设罗以猎兽,切骨陷其膺。

重势以镇物,悬绝压其肱。

纵使贲与育,力有不获呈。

物情千万变,可尽得经营。

不如寂寞士,葛带而兰缨。

无求复无忧,容貌甚和平。

况兹积雨馀,秋气日姿清。

悠然有佳兴,美酒时一倾。

形式: 古风

白乐天有渭上雨中独乐十馀首仿渊明予寓宛丘居多暇日时屡秋雨仿白之作得三章(其二)

罢官卧穷巷,值此云物稠。

连延经旬雨,城市欲行舟。

柱础变坳塘,瓦沟成暴流。

萧然残暑退,寒事戒衣裘。

老人朝睡足,起坐梳白头。

呼童饬晨餐,薪湿爨妇愁。

洗我朱提杯,不复具肴羞。

一觞已径醉,万事良悠悠。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白乐天有渭上雨中独乐十馀首仿渊明予寓宛丘居多暇日时屡秋雨仿白之作得三章(其三)

故人遗我酒,气味芳以清。

置之屋壁间,兴至时一倾。

银杯度一合,三釂已彻觥。

既免戒沉湎,且无忧病酲。

嵇阮愧令德,刘石无遐龄。

荒狂有何乐,徒以酒自名。

吾幸免困此,庶几尽平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