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书事(其一)

西风昨夜入庭梧,况味今年似旧无。

想见防秋有长策,幽人真欲反吾庐。

形式: 七言绝句

翻译

昨夜西风吹过庭院中的梧桐树
今年的感受仿佛与往年并无差别

注释

西风:秋风。
昨夜:昨晚。
庭梧:庭院中的梧桐树。
况味:感受,心境。
今年:今年。
似旧无:好像和以前一样没有变化。
想见:猜想。
防秋:防备秋天(可能指防备战事或季节更替)。
长策:长远的策略。
幽人:隐士,指诗人自己。
反吾庐:返回我的居所,意指归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朱翌的作品,名为《次韵书事(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

“西风昨夜入庭梧”一句,描写了秋风轻拂,穿过庭院中的梧桐树,给人以凉爽之感。这里的“西风”象征着季节的变换和时光的流逝,而“梧桐”则常与秋天联系在一起,不仅因为它的叶子会随秋风飘落,更因为它是传统文化中一种常见的意象,代表了清高脱俗。

“况味今年似旧无”这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个人情感变化的反思。“况味”指的是景物所激发的情怀,“今年”与“旧”相比较,似乎在说这一切都像往年一样,却又带有一丝不同,这种感觉是难以言说的。

“想见防秋有长策”一句,诗人通过“想见”表达了自己的愿望或幻想,而“防秋”通常指的是军事上的防御措施,“有长策”则意味着有远见卓识的计谋。这可能是诗人希望能够在文学创作中找到一种超越时空的智慧和力量。

最后,"幽人真欲反吾庐"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愿望——“幽人”指的是隐居的人,或许也是诗人自称,他希望能够回到自己安静的生活空间,即“吾庐”。这里的“真欲”强调了这种愿望的迫切和真诚。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个人情感、时光流逝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首具有深度和表现力的佳作。

收录诗词(359)

朱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欲)。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祠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十一年,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他不附己,谪居韶州十九年。桧死,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欲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胜景,游览殆

  • 号:潜山居士
  • 籍贯:省事老
  • 生卒年:1097—1167

相关古诗词

次韵胡明仲见寄

去年玉笋班,仰视见櫑具。

论事似陆贽,任事似裴度。

今年起衡山,出守非不遇。

床头看周易,象在益长裕。

解琴须更张,谋国乃疾固。

要开天地炉,更使万物铸。

可怜冰氏子,大似铁炉步。

自谓乐于贫,公乃知其素。

来删城旦书,聊免吏部注。

祝公早来朝,为上宽北顾。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竹枕

方床洗湘斑,夏簟织蕲笛。

谁与同卧起,青奴甚相得。

嘉哉直节君,契分近愈密。

深林捕猫头,乃复枕上膝。

直从无热天,径下清凉国。

早晚报平安,一觉我自适。

梦中从我游,子猷推第一。

形式: 古风

西园月夜竹影满堂

良夜天彻幕,林间月如筛。

解与竹传神,月娥真画师。

东坡元不死,鹤驾相追随。

习气未扫除,戏笔聊一麾。

调和水墨匀,幻出虬龙枝。

图成不挂壁,掷地容俯窥。

欲进复小却,尚虑鞋底泥。

形式: 古风

观乌龙山瀑布(其二)

五老峰前三峡桥,不论时节听飞潮。

那知冷落穷山里,忽见晴空练一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