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禊后十日石濂禅师招同诸公雅集长寿禅林即事赋

真妄非二途,愚智各有适。

同此闻见中,心目异喧寂。

西郊亦人境,静者得幽僻。

交错引翠条,萧疏布林石。

春事满高窗,鸟声在檐隙。

悠然古招提,旷若新开辟。

嘉招及令序,竟日随飞锡。

论诗陋休远,析理兼玄易。

既丧我于吾,焉知主为客。

欲别闻清钟,溪山暮云碧。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陈恭尹创作,题为《修禊后十日石濂禅师招同诸公雅集长寿禅林即事赋》,描绘了作者在石濂禅师邀请下,与诸公一同在长寿禅林进行雅集的情景。

诗中首先表达了对真妄、愚智、喧寂等哲学概念的思考,指出它们并非截然对立,而是各自适应不同的境遇。接着,诗人描绘了西郊的宁静景色,强调静者能够在此找到内心的幽僻之地。翠绿的枝条交错,林石间显得格外萧疏,春光满溢于高窗,鸟鸣声在檐隙间回荡,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诗人进一步将这种宁静的环境比作古寺,仿佛是新开辟的一片净土。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与友人们欢聚一堂,谈论诗歌,探讨哲理,彼此之间既不迷失自我,也不分主客之分。最后,诗人听到清钟声,感受到暮色中的溪山之美,表达了对这次雅集的美好回忆和深深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以及人际关系的独到见解,同时也体现了其深厚的艺术修养和人文情怀。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送罗五湖

与君初一揖,未语神先跃。

磁石受金针,大小都不却。

船头一尊酒,颇尽新知乐。

秋风吹长棘,半载成乖各。

匪伊动忍谋,苍天亦云虐。

惓惓君子心,直可高云薄。

君家在何所,巴水明西郭。

才为此身累,不得耽丘壑。

游踪遍西土,美政流南国。

五马今何之,甘棠尚如昨。

无因一出送,益我怀中恶。

男儿事蓬矢,岂可辞芒屩。

同行得良友,未足为寂寞。

中州英贤地,大雅应有作。

何时遗之音,愿附罗浮鹤。

形式: 古风

狱中送郭清霞兼寄李相如

轻风驱行云,中天日雷电。

霖潦在康衢,积阴曀城县。

良朋当远适,冒雨来相见。

未言先慰藉,恐我泣如霰。

拜送圜土中,握手情恋恋。

凤鸟览德辉,高飞使人羡。

雊雉集山梁,色举何其善。

嗟哉云中鹄,今作泥巢燕。

江头路几许,不获衔杯饯。

况闻故人返,万里期言宴。

如何二纪别,良晤乖一旦。

九州不盈掌,日月双丸转。

流萍合有时,鬒发将无变。

因君谢故人,努力千秋传。

形式: 古风

狱中值林叔吾生日赠之

我生长于君,为日百五十。

何期来狱门,初度亦相及。

来时秋未徂,不觉春风入。

鱼沫尚相濡,虫鸣已离蛰。

衰柳落复生,燕雏去还集。

眷言南冠士,不作岐途泣。

醉则相和歌,昏犹把书立。

吾道岂云非,高天意难执。

匪兕率柙中,皎驹孰维絷。

幸非修名累,渐尔沈忧戢。

五岳路未遥,故山芝可拾。

相期保百龄,怀哉荷蓑笠。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古意

去家三十年,昨夜梦归里。

不见旧家门,但见同乡子。

虽非久言笑,亦胜长羁旅。

谁云梦可续,愿奉千金市。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