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春芳

红杏了,夭桃尽,独自占春芳。不比人间兰麝,自然透骨生香。

对酒莫相忘。似佳人、兼合明光。只忧长笛吹花落,除是宁王。

形式: 词牌: 占春芳

翻译

红杏花开过了,娇艳的桃花凋谢了,梨花独自暮春开放,兰草麝香怎能和梨花相比呢?梨花的香气自然飘来深深的像从骨子里沁出。
饮酒赏花,忆起这酒似歌妓“佳人”的姿色,兼有荼蘼花般的香艳,梨花啊!不要因时令之笛吹落;否则,担心的便是开国受命之宁王。

注释

红杏了:红杏花开过了。
夭桃尽:娇艳的桃花凋谢了。
兰麝:兰草与麝香,即大自然生成的兰草香和人工制成的麝香。
透骨:从骨子里沁出,极言深刻。
兼合明光:占尽酒和花般的酴醾的香艳。
以颜色似之,故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占春芳》,描绘了一幅春天独赏红杏与夭桃的画卷。"红杏了,夭桃尽"写出了早春时节,红杏和桃花相继盛开的景象,而"独自占春芳"则强调了杏花的孤芳自赏,仿佛在春天中独自享受着芬芳。接下来,诗人将杏花的香气与兰花、麝香相比,赞美其自然清雅,透骨生香,暗示其高洁品质。

"对酒莫相忘"一句,诗人借酒表达对美好春光的留恋,希望与这醉人的春色共存。"似佳人、兼合明光"进一步比喻杏花如美人般明艳照人,与明亮的阳光相映成趣。然而,诗人又担心"长笛吹花落",暗示美好的事物易逝,不禁担忧这美景会被悠扬的笛声吹散。

最后,"除是宁王"一句,宁王可能是指某位有权势的人物,诗人以之为保护者,言外之意是只有像宁王这样的贵人才能守护这美丽的春色,表达了对杏花命运的关切。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既赞美了杏花的美丽与香气,也寓含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美景易逝的感慨,以及对权贵保护自然美的期待。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一斛珠

洛城春晚。垂杨乱掩红楼半。小池轻浪纹如篆。烛下花前,曾醉离歌宴。

自惜风流云雨散。关山有限情无限。待君重见寻芳伴。为说相思,目断西楼燕。

形式: 词牌: 一斛珠

西江月.咏梅

马趁香微路远,沙笼月淡烟斜。渡波清彻映妍华。

倒绿枝寒凤挂。挂凤寒枝绿倒,华妍映彻清波。

渡斜烟淡月笼沙。远路微香趁马。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永遇乐.蔡州移守颍昌,与客会别临芳观席上

天末山横。半空箫鼓。楼观高起。指点裁成。

东风满院。总是新桃李。纶巾羽扇。一尊饮罢。

目送断鸿千里。揽清歌、馀音不断。缥缈尚萦流水。

年来自笑无情。何事犹有。多情遗思。绿鬓朱颜。

匆匆拚了。却记花前醉。明年春到。重寻幽梦。

应在乱莺声里。拍阑干、斜阳转处。有谁共倚。

形式: 词牌: 永遇乐

江城子

银涛无际捲蓬瀛。落霞明。暮云平。

曾见青鸾、紫凤下层城。

二十五弦弹不尽,空感慨,惜离情。

苍梧烟水断归程。捲霓旌。为谁迎。空有千行。

流泪寄幽贞。舞罢鱼龙云海晚,千古恨,入江声。

形式: 词牌: 江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