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关山

昔闻关山险,今作关山行。

登危复盘曲,十步始一平。

秋潦混泥途,崖石乱纵横。

仄径俯颓坡,仆马度凌兢。

薄暮至绝巅,天地划开明。

飘风吹暝色,凛然寒气凝。

慨念兹川岳,设险辅秦京。

时危资窃据,历代纷战争。

昌时久混一,六合且休兵。

凭高一舒啸,缅怀千载情。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度关山的艰难旅程与所见所感。开篇“昔闻关山险,今作关山行”,以对比手法点出对关山险峻的既往认知与亲身经历的现实,引出下文对旅途艰辛的描述。

“登危复盘曲,十步始一平”形象地展现了山路的崎岖不平,每走十步才能遇到一段平坦的道路。“秋潦混泥途,崖石乱纵横”则通过自然环境的恶劣,进一步渲染了旅途的艰难,秋雨使得道路泥泞不堪,岩石横生,增加了行走的难度。

“仄径俯颓坡,仆马度凌兢”中,“仄径”指狭窄的小路,“颓坡”则是倾斜的山坡,这两句描绘了小路紧贴着陡峭的山坡,马匹和人行走在这样的路上,小心翼翼,生怕失足滑落。“薄暮至绝巅,天地划开明”写出了在傍晚时分到达山顶的情景,仿佛天地之间被划开了一道光明,寓意着艰难旅程的结束和新景象的开始。

“飘风吹暝色,凛然寒气凝”描绘了夜晚来临,冷风拂过,带来阵阵寒意,营造出一种肃穆而清冷的氛围。“慨念兹川岳,设险辅秦京”表达了诗人对山川险要的感慨,以及它们在历史上的作用,为秦国的稳固提供了天然屏障。

“时危资窃据,历代纷战争”反映了历史上的动荡时期,山川险要之地往往成为争夺的焦点。“昌时久混一,六合且休兵”则描述了和平时期,天下统一,战争得以暂时停止。“凭高一舒啸,缅怀千载情”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站在高处,放声长啸,思绪穿越千年,感叹历史的变迁与人生的短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度关山旅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环境的壮丽与险峻,以及历史的沧桑与变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316)

郑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弘治六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江西左布政使。宁王朱宸濠夺大量民田,民立寨自保,宸濠欲加兵,岳持不可。后为李梦阳所讦,夺官为民。世宗即位,起抚江西。旋召为大理卿,陈刑狱失平八事,迁兵部左侍郎。后乞休归。有《莆阳文献》、《山斋集》

  • 字:汝华
  • 籍贯:福建莆田

相关古诗词

内丘悯旱

内丘数十里,硗确环高原。

十旬不得雨,四野沙尘昏。

黍粟焦且死,艰食悯元元。

官柳摧为薪,煮叶充晨飧。

老稚出趁食,破屋弃荒村。

公庾素乏储,富室徒劝分。

鲋鱼得斗水,犹幸性命存。

安得沛甘泽,万物回枯根。

形式: 古风

兰州以山名北枕黄河城之西有唐帽山尤秀特彭司马幸庵先茔在焉地灵人杰堪舆家之说岂尽诬邪

南望皋兰山,北枕大河流。

山势相蜿蜒,河流去不休。

华夷界南北,关陜扼襟喉。

中有唐帽山,高垄郁松楸。

灵气钟之人,元老克壮犹。

边事久经略,樽俎运深筹。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真定会刘南坦中丞以诗卷托和

侵晨即长途,亭午临古县。

赤日炙肌体,黄埃污颜面。

神昏思伏枕,臂弱强持扇。

密柳方连阴,凉飙时一荐。

披襟为输写,暂憩忘饥倦。

乡思乱飞云,宦情牵弱线。

朝廷重纲纪,边鄙罹祸变。

行役敢辞劳,纵观殊未厌。

中原多古迹,垂老幸一见。

西行抵关塞,阅历行当遍。

形式: 古风

舟中阻风

潞河晨解缆,即欲抵河西。

讵为风所阻,竟日蟠浅泥。

暑雨久浸淫,四望长蒿藜。

荒村破茅屋,日午不闻鸡。

泊舟此非处,日晚风更凄。

忧心倏如惙,孰能究端倪。

天道易反覆,人事常不齐。

形式: 古风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