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十八首(其七)

孰云意在钁头边,一击圆通彻大千。

大笑低头归去后,饥餐且莫与人传。

形式: 偈颂 押[先]韵

翻译

谁说心意藏在锄头旁,一击之下顿悟通达万物。
大笑之后低下头离开,饱餐一顿切勿与人分享。

注释

钁头:古代农具,类似锄头,用于耕作。
圆通:佛教用语,指心地开阔,无所不通。
大千:佛教用语,指宇宙间的一切,也指广大世界。
饥餐:饥饿时的饮食。

鉴赏

这首诗名为《颂古十八首·其七》,作者是宋代的佛教僧侣释师一。诗的内容以禅宗的修行和领悟为主题,通过日常生活的描述来传达深刻的哲理。

"孰云意在钁头边",这里的"钁头"通常象征着修行中的障碍或困难,诗人暗示修行者的心意并不在于外在的艰难,而是内在的觉悟和解脱。

"一击圆通彻大千","一击"象征着顿悟的瞬间,"圆通"代表了心性的圆满通达,"大千"则指宇宙间的一切。这一句表达了修行者通过一次深刻的领悟,洞察了事物的本质,超越了世俗的界限。

"大笑低头归去后",诗人以大笑表达内心的喜悦和解脱,低头则可能寓意谦逊或放下自我。归去,意味着回归本心,不再受外界所困。

"饥餐且莫与人传",最后一句劝诫人们,即使饱食,也不要急于与他人分享这份领悟,因为真正的智慧是内在的,无需外露。

整首诗寓言深刻,语言简洁,体现了禅宗注重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思想。

收录诗词(35)

释师一(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十八首(其六)

不是幡兮不是风,轩辕宝鉴出怀中。

森罗万象难逃影,恋窟狐狸失却踪。

形式: 偈颂

颂古十八首(其四)

壁间书偈言无物,腰石当知力有馀。

莫道懒翁无伎俩,糠中舂出走盘珠。

形式: 偈颂

颂古十八首(其二)

浑身燥痒倩人搔,入骨搔来身已劳。

一下被伊搔著了,平生痒处一时消。

形式: 偈颂

偈颂七首(其六)

万年藤上一枝春,用祝光尧万乘君。

身固寿康长不老,大平时代自由身。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