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萧秘校

比从江南来,又从江南去。

孤舟随雁群,晚泊定何处。

霜橙可为齑,冰鲙思下箸。

此兴吾不知,薄言聊所慕。

形式: 古风

翻译

他从江南来,又将返回江南。
独自一叶舟,跟随雁阵飞行,傍晚停靠何处呢?
寒冷中,想吃的是冻橙做的碎末,或是冰鲜鱼片。
这种兴致我难以言表,暂且以此为向往吧。

注释

江南:长江以南地区,这里可能指诗人故乡或目的地。
孤舟:单独的小船。
雁群:大雁群体。
晚泊:傍晚停船。
霜橙:经霜的橙子。
齑:碎末,这里指冻橙。
冰鲙:冰镇的生鱼片。
此兴:这种兴致或情感。
聊所慕:姑且作为向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萧秘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萧秘校即将从江南出发,再次返回江南的离别之情。诗中通过描绘友人孤舟随雁的场景,暗示了旅途的孤单和未知,晚泊何处的疑问流露出关切与期待。

"比从江南来,又从江南去",这两句简洁地概括了友人的行踪,既写出他的频繁往返,也暗含对友人奔波劳顿的感慨。"孤舟随雁群"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感,以雁群的群体对比友人的单舟,更显出友人的形单影只。

"晚泊定何处"则引发读者对友人未来归宿的想象,流露出对未知的担忧。接下来的两句"霜橙可为齑,冰鲙思下箸",诗人想象友人在旅途中可能会品尝到的简朴食物,虽然朴素,却寄托着对友人生活的关心和祝愿。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此兴吾不知,薄言聊所慕”,意思是说,自己无法完全理解友人的这种心情,但还是希望能从他的经历中得到一些启发或羡慕。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挂念。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送阎仲孚郎中南游山水

蜀山难于上青天,闻之李白为旧传。

蜀客往返曾又然,奇峰又与三峡连。

巫阳神女暮为雨,飞入楚台王梦旃。

相如杨雄不道此,宋玉景差其赋偏。

西州才子邯郸守,怀章往代尚踰年。

家住岷峨多北宦,乘闲因借下江船。

未浮洞庭沅湘去,还探禹穴希马迁。

春申楼观已不见,子胥怒涛犹满川。

钱塘太守同乡里,一见君来颜已喜。

甘馔香脆与君游,诗贮箧囊携不起。

浣沙溪头西子家,自寻锦石菖蒲花。

扫归成都与士誇,君平曾已悟星槎。

形式: 古风

送雪窦长老昙颖

朝从雪窦请,暮卷云衲轻。

莫问居士病,自从他方行。

吴霜点髭根,海乌随众迎。

安隐彼道场,万事都忘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送黄殿丞通判润州

前年江州飞火龙,楼殿化尽山将镕。

今闻榱栋复华壮,大阁渠渠出波上。

南徐别乘简且闲,下马岸傍呼画舫。

永日江风不畏人,楫师猱狞欺白浪。

衣上京尘莫厌多,斗擞中流云在望。

形式: 古风

送傅越石都官归越州待阙

越客舟从真定至,夜夜镜湖生梦寐。

晓度吴江百尺船,洗眼重看会稽翠。

买臣负薪樵径荒,伯鸾赁舂苔臼弃。

绿橘黄柑带叶收,白粳紫蟹侵霜馈。

食蟹易美粳易饱,绿橘佐酒柑佐醉。

莫论仕宦远与近,布袍练袍何所利。

君恬不忍乞丐为,且返故庐聊以迟。

形式: 古风 押[寘]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