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其四)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

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打头风浪恶禁持。

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翻译

重叠的彤云低压着,连大雁也吓得不肯啼叫了。当航船经过石塘西畔时,我心中的愁苦更加浓重。船儿被迎头打来的风浪恶作剧地摆布着。
迎着归棹,春天的河岸上已逐渐生出一层嫩绿;小小的梅树,新枝该长得压着门楣了吧?一年一度的灯节已经开始了,仿佛在催促我:快点回来啊!

注释

重云:重重云层。
石塘:在苏州的小长桥。
打头风浪:迎头风浪恶:猛,厉害。
禁持:“禁”通“今”,摆布。
浦:水滨。
棹:划船的工具,船桨,也指船。
长亚门:长得靠近门楣。
一年灯火:指春节至元宵节的灯笼、焰火之类。
要:通“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姜夔的《浣溪沙·其四》,描绘了春天江上行舟的情景。首句“雁怯重云不肯啼”,以雁比喻旅人的愁绪,大雁在厚重的乌云中飞翔,似乎因心情沉重而不愿鸣叫,寓言了词人内心的忧虑和压抑。次句“画船愁过石塘西”进一步渲染了氛围,画船驶过石塘西,词人带着满心愁绪前行。

“打头风浪恶禁持”写出了江上的风浪之大,仿佛有意阻挠词人归家的步伐,这风浪不仅象征着旅途的艰难,也暗含了词人对未知命运的担忧。接下来,“春浦渐生迎棹绿”转而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春水上涨,岸边的柳树新绿,似乎在欢迎词人的归来,带来一丝希望。

“小梅应长亚门枝”以小梅的成长暗示时光流转,家中亲人期盼着词人的回归,期待与他共享团聚的温馨。最后一句“一年灯火要人归”直抒胸臆,表达了家人翘首以盼、灯火阑珊处的殷切期盼,以及词人内心深处对家的深深眷恋。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词人归乡途中的复杂情感,既有归心似箭的急切,又有旅途艰辛的无奈,以及对家庭温暖的向往,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收录诗词(283)

姜夔(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 字:尧章
  • 号:白石道人
  • 籍贯: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
  • 生卒年:kuí](1154年—1221年

相关古诗词

浣溪沙(其三)辛亥正月二十四日,发合肥

钗燕笼云晚不忺。拟将裙带系郎船。

别离滋味又今年。

杨柳夜寒犹自舞,鸳鸯风急不成眠。

些儿闲事莫萦牵。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莺声绕红楼.甲辰春,平甫与予自越来吴,携家妓观梅于孤山之西村,命国工吹笛,妓皆以柳黄为衣

十亩梅花作雪飞。冷香下、携手多时。

两年不到断桥西。长笛为予吹。

人妒垂杨绿,春风为、染作仙衣。垂杨却又妒腰肢。

近前舞丝丝。

形式: 词牌: 惜春令

鬲溪梅令.丙辰冬,自无锡归,作此寓意

好花不与殢香人。浪粼粼。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

玉钿何处寻。木兰双桨梦中云。小横陈。

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翠禽啼一春。

形式: 词牌: 鬲溪梅令

惜红衣

簟枕邀凉,琴书换日,睡余无力。细洒冰泉,并刀破甘碧。墙头唤酒,谁问讯、城南诗客。岑寂,高柳晚蝉,说西风消息。

虹梁水陌,鱼浪吹香,红衣半狼藉。维舟试望,故国渺天北。可惜柳边沙外,不共美人游历。问甚时同赋,三十六陂秋色?

形式: 词牌: 惜红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