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山僧九十五,行是百年人。
焚香犹夜起,喜酒见天真。
生平持戒定,老大有精神。
须知不变者,那减故时新。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蔡襄所作的《题龙纪院僧室》,通过对山僧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僧人的生活态度和修行境界。首句“山僧九十五”,点明了僧人的年龄,虽已至高龄,但并未因此而显得老迈。次句“行是百年人”则以夸张的手法强调其内心的平静与长寿感。
第三句“焚香犹夜起”,描绘了僧人在深夜依然坚持修行,焚香冥想,体现了其虔诚和自律。第四句“喜酒见天真”,看似与僧人的清修生活不符,实则反映出僧人对生活的热爱和随性,酒能让他展现出真性情的一面。
第五、六句“生平持戒定,老大有精神”,赞美了僧人一生坚守戒律,修行定力深厚,即使年事已高,依然精神饱满。最后一句“须知不变者,那减故时新”,表达了诗人对僧人修行境界的理解,认为真正的修行者,岁月的流逝并不会减少他们内心的纯净和新鲜感。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刻画了一个修行有成、心境如一的老僧形象,体现了诗人对僧人生活方式的欣赏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不详
汉族。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任福建路转运使时,倡植福州至漳州700里驿道松;在建州时,主持制作武夷茶精品“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所著《荔枝谱》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工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
层峦高与赤霄通,节岁欢娱众庶同。
庭有美音非独乐,会当炎暑自多风。
山川胜势栏杆下,井径追游月色中。
私幸编民居客右,使君樽酒未应空。
遵此巢由志,谁希公相权。
人瞻祠树古,天作钓坛圆。
高节千秋外,遗踪一水边。
孤风敦薄俗,岂是爱林泉。
隘道临深壑,俯阑千仞强。
惊禽忽独去,怪石偶成行。
月下芙蕖色,风前䆉稏香。
反惭群动息,幽意更徬徨。
宵行避酷暑,山路乍萦回。
明月正相向,凉风时一来。
幽林潜物怪,秘洞蓄云雷。
岂敢惮劳苦,畏途诚可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