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古诗

赵氏有和璧,天下无不传。

秦人来求市,厥价徒空言。

与之将见卖,不与恐致患。

简才备行李,图令国命全。

蔺生在下位,缪子称其贤。

奉辞驰出境,伏轼径入关。

秦王御殿坐,赵使拥节前。

挥袂睨金柱,身玉要俱捐。

连城既伪往,荆玉亦真还。

爰在渑池会,二主克交欢。

昭襄欲负力,相如折其端。

眦血下沾襟,怒发上冲冠。

西缶终双击,东瑟不只弹。

舍生岂不易,处死诚独难。

棱威章台颠,强御亦不干。

屈节邯郸中,俯首忍回轩。

廉公何为者,负荆谢厥愆。

智勇盖当世,弛张使我叹。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智慧和勇气的外交官员,在复杂的国际关系中巧妙地处理国家间的争端,保护本国利益的故事。通过对赵氏璧的讨论,这首诗展现了古代中国外交策略的精妙之处,以及外交官员在危机中的勇敢和智慧。

从艺术手法上看,这首诗采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情节,通过对话和行动塑造人物形象,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场景的紧张和人物的情绪起伏。语言上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等,使得整个诗篇既有力度,又富有表现力。

整首诗不仅是对一段历史事件的描写,更是对智勇双全外交官员精神的颂扬。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古代中国外交官员在国际舞台上的卓越才华,以及他们在危机中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的坚定立场。

收录诗词(30)

卢谌(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晋代文学家。曹魏司空卢毓曾孙。西晋卫尉卿卢珽之孙,尚书卢志长子。晋朝历任司空主簿、从事中郎、幽州别驾。后赵、冉魏时官至侍中、中书监。最初担任太尉椽。311年,洛阳失陷,随父北依刘琨,途中被刘粲所掳。312年,辗转归于姨父刘琨,受到青睐。318年,刘琨为匹磾所拘。期间,与刘琨以诗相互赠答,写有《答刘琨诗二首》《赠刘琨诗二十首》。350年,冉闵诛石氏、灭后赵,在冉魏任中书监,后在襄国遇害。时年67岁。为人清敏、才思敏捷,喜读老庄,又善于写文章。他著有《祭法》《庄子注》及文集十卷,其中有些诗篇流传至今

  • 字:子谅
  • 籍贯:范阳涿(今属河北涿县)
  • 生卒年:284─351

相关古诗词

重赠刘琨诗

璧由识者显,龙因庆云翔。

茨棘非所憩,翰飞游高冈。

余音非九韶,何以仪凤凰。

新城非芝圃,曷由殖兰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答刘琨诗(其一)

随宝产汉滨,摛此夜光真。

不待卞和显,自为命世珍。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答刘琨诗(其二)

谁言日向暮,桑榆犹启晨。

谁言繁菜实,振藻耀芳春。

百炼或致屈,绕指所以伸。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答魏子悌诗

崇台非一?,珍裘非一腋。多士成大业,群贤济弘绩。

遇蒙时来会,聊齐朝彦迹。

顾此腹背羽,愧彼排虚翮。

寄身荫四岳,托好凭三益。

倾盖虽终朝,大分迈畴昔。

在危每同险,处安不异易。

俱涉晋昌艰,共更飞狐厄。

恩由契阔生,义随周旋积。

岂谓乡曲誉,谬充本州役。

乖离令我感,悲欣使情惕。

理以精神通,匪曰形骸隔。

妙诗申笃好,清义贯幽赜。

恨无随侯珠,以酬荆文璧。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