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为处梅作

风月似孤山。千树斜横水一环。

天与清香心独领,怡颜。冰雪中间屋数间。

庭户隔尘寰。自有云封底用关。

却笑桃源深处隐,跻攀。引得渔翁见不难。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中居所景象。开篇“风月似孤山”即设定了一个超然于世的境界,风和月亮共同营造出一座孤独的山峰形象,这里的“孤山”不仅是自然之美,更承载着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接着,“千树斜横水一环”进一步深化了这份宁静与孤绝。这里的“千树”指的是众多的树木,而“斜横”则形容这些树木随意地倾斜,似乎在自然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这些树木和水流构成了一种和谐而又独立的生态环。

“天与清香心独领,怡颜”表达了诗人对这份宁静生活的享受与喜悦。这里的“天与清香”指的是自然界中清新的空气和花草的芬芳,这些都是只有身处其中才能感受到的美好,而这种感觉是诗人独自领悟的,所以说“心独领”。

“冰雪中间屋数间”则描绘了诗人的居所,虽然四周是寒冷的冰雪,但屋内却温暖如春,这种反差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庭户隔尘寰”则进一步说明了这座房屋与世俗世界的隔绝。这里的“庭户”指的是房屋的院落和门窗,而“隔尘寰”则意味着这些院落和门窗将诗人与尘世间的喧嚣隔离开来。

“自有云封底用关”则是说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然就形成了一种屏障,不需要额外的人为设防。这里的“云封底”形容的是山中的云雾如同自然的围墙,而“用关”则强调了这种隔绝的充分和必要。

最后,“却笑桃源深处隐,跻攀。引得渔翁见不难。”则是诗人对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的一种自嘲与肯定。在这里,诗人以“桃源”比喻自己的隐逸之地,而“跻攀”则表达了他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引得渔翁见不难”则是说在这样的环境中,即便是外界的人偶尔来访,也不是什么难事,这里面的“渔翁”通常指的是江湖上的渔夫,但在这里更多地象征着与世隔绝的隐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

收录诗词(301)

张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 字:叔夏
  • 号:玉田
  • 生卒年:1248年-1320年

相关古诗词

南乡子.杜陵醉归手卷

晴野事春游。老去寻诗苦未休。

一似浣花溪上路,清幽。烟草纤纤水自流。

何处偶迟留。犹未忘情是酒筹。

童子策驴人已醉,知不。醉里眉攒万国愁。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南乡子.竹居

爱此碧相依。卜筑西园隐逸时。

三径成阴门可款,幽栖。苍雪纷纷冷不飞。

青眼旧心知。瘦节终看岁晚期。

人在清风来往处,吟诗。更好梅花著一枝。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南浦.春水

波暖绿粼粼,燕飞来,好是苏堤才晓。鱼没浪痕圆,流红去,翻笑东风难扫。荒桥断浦,柳阴撑出扁舟小。回首池塘青欲遍,绝似梦中芳草。

和云流出空山,甚年年净洗,花香不了?新绿乍生时,孤村路,犹忆那回曾到。余情渺渺,茂林觞咏如今悄。前度刘郎归去后,溪上碧桃多少。

形式: 词牌: 南浦

南楼令/唐多令.有怀西湖,且叹客游之漂泊

湖上景消磨。飘零有梦过。问堤边、春事如何。

可是而今张绪老,见说道、柳无多。客里醉时歌。

寻思安乐窝。买扁舟、重缉渔蓑。

欲趁桃花流水去,又却怕、有风波。

形式: 词牌: 唐多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