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去人间二十年,空馀飞雪上华颠。
清时最有求田乐,未愧陈登榻上眠。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时的作品,名为《县斋书事·其二》。杨时是北宋时期的一位学者和官员,以其才华横溢、生活简朴而闻名。
首句“一去人间二十年”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二十年光阴似箭,一去不复返。"空馀飞雪上华颠"则描绘了一幅冬日雪景,雪花纷飞中显得格外清冷与孤寂,这里的“空馀”指的是雪后的宁静和萧索。
接下来的两句"清时最有求田乐,未愧陈登榻上眠"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满足与自得。在安静的时光里,他追寻着田园生活的乐趣,并不以平庸之辈为耻,愿意像古代隐者陈登一样,在榻上安然入睡。这反映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功名利禄的超脱。
整首诗通过对时间流逝、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淡泊明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不详
兽骇禽鸣翳蔚中,难将此意问鸿蒙。
萦回小径苍苔滑,杖屦从今恐不通。
蝶梦轻扬一室空,梦回谁识此身同。
窗前月冷松阴碎,一枕溪声半夜风。
竹间幽径草成围,藜杖穿云翠满衣。
石上坐忘惊觉晚,山前明月伴人归。
夹屋青松长数围,午风摇影舞僛僛。
幽禽叶底鸣相应,时引残声过别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