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竹间幽径草成围,藜杖穿云翠满衣。
石上坐忘惊觉晚,山前明月伴人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幽寺的静谧图景。"竹间幽径草成围"表达了诗人在一片被竹林环绕、道路两旁长满野草的小径中漫步,环境宁静而又略带荒凉。"藜杖穿云翠满衣"则是诗人手持藜杖(一种用来攀援山路的工具),在云雾缭绕的高处行走,因而衣衫被云雾所湿,显露出一份超凡脱俗之感。
"石上坐忘惊觉晚"中,诗人坐在岩石上沉浸于自然之美,不知不觉间日已过半,直到惊醒时才意识到时间的流逝,这种境界体现了对自然的深刻领悟和内心的平静。
最后一句"山前明月伴人归"描绘了黄昏落幕,一轮明月悬挂于山前,照亮归途的行人。这不仅是视觉上的美丽,也象征着心灵的明净与澄清。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神境界。
不详
夹屋青松长数围,午风摇影舞僛僛。
幽禽叶底鸣相应,时引残声过别枝。
诗派能开仆与君,太夷斯语许吾群。
书来此事堪相慰,别后经年所独闻。
剩忆疏花湖上讯,数更前稿蜡边焚。
极知排比寒宵事,不敌城南旧论文。
北山山下一渔翁,形解心凝骨已融。
支枕睡馀人寂寂,一轩明月满窗风。
漫愁青女妒新妆,已有风传处处香。
试问隐沦溪上客,欲将春色若为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