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亥春日(其一)

黯黯城隅结午阴,风花过眼弗堪寻。

依方觅睡犹嫌浅,挈伴寻山未觉深。

不少讹言姑妄听,且随浩劫学安心。

诗人握粟诚何意,出处无凭匪自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春日里的一段内心独白与对外界环境的观察。首句“黯黯城隅结午阴”描绘出城市一角在午后阴沉的景象,暗示着一种压抑或沉闷的情绪。接着,“风花过眼弗堪寻”则表达了对眼前事物的快速更迭和稍纵即逝的感慨,似乎在暗示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依方觅睡犹嫌浅,挈伴寻山未觉深”两句,一方面表达了作者对于休息的渴望,但又觉得不够满足;另一方面,他与朋友一同登山探险,却并未感到深入探索的满足感。这可能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与追求。

“不少讹言姑妄听,且随浩劫学安心”表明作者面对流言蜚语时的态度,选择暂时不去追究,而是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的挑战。同时,他也在思考如何在动荡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最后,“诗人握粟诚何意,出处无凭匪自今”这两句,借用“握粟”这一典故,探讨了诗人在创作时的真实意图以及人生选择的不确定性。这里的“粟”象征着生活中的物质与精神追求,而“出处无凭”则强调了人生道路的选择往往没有明确的依据或标准,充满了未知与变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生活、自然、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以及在复杂世界中寻求内心平静与自我理解的努力。

收录诗词(390)

凌义渠(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乙亥春日(其二)

也知理乱数难争,人事乖违私未平。

何地从容承日影,普天毕剥战秋声。

魂依蒲稗沟边骨,泪湿胭脂马上情。

直逼寝园堪恸哭,兵戈无乃太纵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乙亥春日(其三)

垂戒由来叹积薪,徐思致变岂无因。

官须刻急方称健,人到流亡始疾贫。

白屋按戈嗔作语,圜扉入夜冷飞燐。

缓刑薄税寻常药,聚口攒眉容易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乙亥春日(其四)

迟日端居亦鲜欢,人情蹙蹙太无端。

农乎失业争投耒,士也忧时愿解冠。

见说趋朝诚孔亟,忍云藏野已粗安。

天心伫望时来复,气绕中都龙正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三月晦日赣榆道中作(其一)

路岐南北几追攀,听报前旌始度关。

渐稳客心知梦坦,暂离官样得身閒。

乡思早挂天边树,望眼先迎淮上山。

带有馀寒寒倍剧,莺花未拟放春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