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还义兴简聪闻复

别却铜山三十年,因师长忆旧风烟。

今朝忽送东归客,正是秋江落木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一位僧人分别的情景,充满了离别的哀愁和对过往岁月的怀念。首句“别却铜山三十年”,以“铜山”象征时间的久远,三十年的时光仿佛在一瞬间被拉长,强调了离别之痛的深刻。接着,“因师长忆旧风烟”,通过回忆与僧人的往昔情谊,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深深眷恋。

“今朝忽送东归客”,点明了当前的场景——送别即将东行的僧人。这里的“忽”字,既突出了时间的突然性,也暗示了离别来得如此之快,让人措手不及。最后,“正是秋江落木前”,以自然景象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秋江上的落叶与僧人的离去相映成趣,增添了离别的哀愁与季节变换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离别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对于情感表达的深邃与丰富。

收录诗词(176)

德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明间僧。工书能诗。洪武初住持径山寺。永乐中尚在。有《桐屿集》

  • 字:麟洲
  • 号:止庵
  • 籍贯:浙江钱塘

相关古诗词

春江送僧图为芳上人题

唤得春船柳岸头,欲行犹更话绸缪。

水云踪迹明朝夜,又听钟声那寺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与颢元白宿南山

南山夜雨曾同听,梦隔声分二十年。

今雨复来听复共,白头窗里一灯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忆昔

年馀五十二毛新,三十年中在战尘。

说与儿童都不听,为渠生是太平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横塘寺

桫罗园里好僧坊,兵火年来事可伤。

白发老人知旧寺,绕塘楼子十三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