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嘉平瑞雪映苍华,寒冻河源万里沙。
贝阙珠宫眩云海,琼林玉树散空花。
先春知为农祥应,泽物深随德意遐。
不隔宠光回寸草,何妨梅柳自萌芽。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雪覆盖下的美丽景象,通过对雪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以及对农事的关心。
"嘉平瑞雪映苍华"一句,以“嘉平”二字开篇,既点明雪后天气和谐,也暗示了一种祥瑞降临的氛围。接着,“瑞雪映苍华”则具体描绘了雪花覆盖下的景象,雪白如银,光彩夺目,如同美玉一般。
"寒冻河源万里沙"一句,则转向自然景观的宏大,河流被严冬封冻,河岸边沙石被积雪覆盖,展现了壮阔的江山之貌。这里,“万里”二字,更增添了一种辽远和壮丽。
"贝阙珠宫眩云海,琼林玉树散空花"两句,通过对宫殿和园林景色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雪中美景的梦幻般质感。诗人以“贝阙珠宫”比喻雪后的宫阙,以“琼林玉树”形容雪中的园林,将雪境与珍宝相比较,使得整个画面变得更加瑰丽。
"先春知为农祥应,泽物深随德意遐"两句,则转向对农业的关怀。诗人认识到春季即将来临,对农事的预兆,以及对农民的美好祝愿。在这里,“先春”指的是在春天未至之前,雪水融化为泽润物,表达了自然界生命力旺盛之象。
"不隔宠光回寸草,何妨梅柳自萌芽"两句,进一步强调了大自然的生机与诗人对生长的期待。即使在严寒的冬日,也有细微阳光穿透云层,滋润着每一寸草木;至于梅花、柳枝,更是自在地萌发新芽,预示了春天的到来。
整首诗通过雪景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融入了对农事的关心和对生命力的赞叹,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理的佳作。
不详
卒于宁宗庆元四年,年七十七岁。端庄自重。年四十,即弃科举。好治易,尤留意通鉴。教人循循善诱,常聚族百人,昕夕击鼓,聚众致礼享堂,不以寒暑废。吕著有《澹轩集》十五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枫老丹成叶,芦轻雪作花。
晚风何处笛,疏柳欲栖鸦。
绝壁生虚霭,晴天点片霞。
莫教残酒醒,客里易思家。
秘馆白云边,来游记昔年。
黄冠姿槁甚,败屋意萧然。
访古知仙裔,看碑识汉镌。
危栏聊徙倚,风袂欲翩翩。
半年懒向此经行,上巳重来雨乍晴。
三径就荒春草合,一亭依旧暮山横。
怅怀丘壑空陈迹,极目园林不胜情。
老境何堪风断雁,倚栏挥泪咽溪声。
天净鸟飞远,路幽花自香。
春风吹草木,野水满池塘。
事去青山在,人閒白日长。
兴来搔白发,微意久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