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梅

探春逼残岁,幽香度寒原。

欲看枝横水,会待月挂村。

谁怜槁木中,妙有春风根。

孤芳自一丘,不受烟雾昏。

饱霜分疏瘦,下笑浪蕊繁。

喜无蜂蝶知,那与桃李言。

要当碧云暮,殷勤赋离魂。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翻译

探春时节逼近年终,清幽香气穿越寒冷原野。
期待在月光洒满村庄时,欣赏枝条横卧水面的景象。
枯木中隐藏生机,春风之力使它复苏。
独自绽放的芬芳,不被烟雾所遮蔽,坚守自我。
饱经霜雪的花朵,虽稀疏却坚韧,对繁花盛开的桃李冷笑。
欣喜无人能理解它的美,不愿与桃李争艳。
当暮色降临,如同碧云般宁静,我深情地写下离别之诗。

注释

探春:早春时节。
残岁:年终。
幽香:清淡的香气。
寒原:寒冷的平原。
枝横水:枝条横跨水面。
月挂村:月光洒满村庄。
槁木:枯木。
妙有:奇妙地拥有。
孤芳:独自芬芳。
烟雾昏:烟雾弥漫。
浪蕊:繁多的花朵。
蜂蝶:蜜蜂和蝴蝶。
碧云暮:傍晚的碧云。
离魂:离别的思绪。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可的《探梅》,它描绘了一幅春日探寻梅花的情景。诗中通过对梅花生长环境和特性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对梅花不畏严寒、独立自好的品格的赞美。

“探春逼残岁,幽香度寒原。”开篇便以探春之意切入,表明春天来临时,诗人急于寻觅春色,而梅花在这冷清寂寞中散发出它的幽香。

“欲看枝横水,会待月挂村。”这里通过对月光的期待,表现了诗人希望在更为明亮、宁静的夜晚来欣赏梅花之美。"枝横水"形象生动,展示了梅花的倩影与流水相依。

“谁怜槁木中,妙有春风根。”诗人感慨于梅花在严冬仍能保持生机,这正是它不畏寒冷、坚韧不拔的一种象征。

“孤芳自一丘,不受烟雾昏。”"孤芳"指的是独自盛开的梅花,"一丘"则形容诗人探寻的范围。这两句强调了梅花独立于世俗纷扰之外,它不为尘世所染。

“饱霜分疏瘦,下笑浪蕊繁。”这两句细致描绘了梅花在严寒中仍能盛开的景象。"饱霜"指的是梅花饱受严霜而不凋谢,"下笑"则是诗人对此情此景的欣赏与喜悦。

“喜无蜂蝶知,那与桃李言。”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梅花独特之美的欣赏,它不同于那些被蜂蝶所追逐的桃李,显示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要当碧云暮,殷勤赋离魂。”最后,诗人在黄昏时分与梅花告别,通过"殷勤赋离魂"表达了对这份美好难以忘怀的心情。

收录诗词(66)

吴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筠寮

解衣一寮上,物色太窘束。

柏禅费酬对,松官缚爵禄。

此君真有道,虚心自岩谷。

每以阅世人,得之定超俗。

夜夜幽露寒,惊我庭下绿。

独出万物表,清蟾映疏玉。

嘉此烟雾姿,本无霜雪辱。

朔风舞郊野,秀气压群木。

旧根走苔径,新梢出云屋。

要令千亩广,会待春雨足。

形式: 古风

醉乡诗

饮中境界妙四海,楚屈未知风俗淳。

陶然席地已忘载,夜缚瓮下初不嗔。

逃禅骂坐本真率,时一中之眇万物。

纵兵端欲捲愁城,乐贤未始忘欢伯。

佳处风光殊可人,好德悬知必有邻。

黄花解劝张季鹰,俗妇那识刘伯伦。

世间万物败人意,不如常作个中计。

形式: 古风

题马上元所藏赵墨隐画渊明四诗

我不识赵子,见此便得之。

谈笑出丘壑,粲然备四时。

似闻月旦评,气压渊明诗。

马卿宰白下,惯作烟云嬉。

归来九衢尘,旧好不少移。

慇勤著怀袖,亦足慰梦思。

我本家北阜,一官老京师。

颇怀月下松,披图觅幽姿。

正恐林间鹤,怨我归无期。

那知此心在,衡宇终栖迟。

谁怜阿堵中,几有一斛泥。

愿分溪上山,供我笏拄颐。

形式: 古风

题质龟轩

清江料事错,来作刳肠翁。

不知几许灵,堕此朽骨中。

时出纵横文,随意侮儿童。

谁识轩中人,本自无吉凶。

平生不惊俗,要与众客同。

人言可为鉴,试卜来年丰。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