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春

愿言未偶非高卧,多病无憀选胜游。

一夜雨声三月尽,万般人事五更头。

年踰弱冠即为老,节过清明却似秋。

应是西园花已落,满溪红片向东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我并非因未遇佳偶而闲居,只是疾病缠身,选择出游以排遣无聊。
一夜的雨声直到三月结束,世间万物在黎明前的寂静中变化无常。
虽然年纪刚过二十,却已感到衰老,清明节后的生活仿佛进入了秋天。
西园的花朵想必已经凋零,满溪的红花瓣被流水东推送去。

注释

愿言:愿望的话语。
未偶:未遇佳偶。
高卧:闲居。
多病:疾病缠身。
无憀:无聊。
一夜:整夜。
雨声:雨的响声。
三月尽:三月结束。
万般人事:世间万物。
年踰:年纪超过。
弱冠:二十岁。
即为老:已感到衰老。
节过:节气过后。
却似秋:仿佛进入秋天。
应是:想必是。
西园:西边的园林。
花已落:花朵凋零。
满溪:满溪的。
红片:红花瓣。
向东流:被流水东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对时光易逝的哀愁和无奈,以及对春天美好而短暂的珍惜。诗人通过自己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于年轻时光流失的感慨。

"愿言未偶非高卧,多病无憀选胜游。" 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因疾病缠身,无法尽情享受春天美好的痛苦。他希望能与知音交流,但又不得不面对身体状况的限制,无法随心所欲地去选择那些值得欣赏的地方游玩。

"一夜雨声三月尽,万般人事五更头。" 这两句则是从自然现象切入,用春雨之声来比喻时间的流逝。三月即将结束,而人间各种繁杂的事情在清晨时分纷至沓来,展示了诗人对世事无常和春光易逝的感慨。

"年踰弱冠即为老,节过清明却似秋。" 这两句通过比较手法,强化了时间流逝的主题。年轻时光一去不复返,即便在青年时期,也早已步入老境;春天的清明佳节转瞬即逝,反而给人一种秋天将至的感觉。

"应是西园花已落,满溪红片向东流。" 最后两句则具体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西园中的花朵已经凋零,而那些飘落的花瓣像溪水中泛起的红色碎片一样,被河水带着向东方流去。这不仅是对眼前美景的描写,也是对逝去时光的一种无声哀叹。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生活状态和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易逝、生命无常以及个人青春流逝的深切感慨。

收录诗词(340)

韩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 字:致光
  • 号:致尧
  • 籍贯:晚年又号玉山樵
  • 生卒年:公元842年~公元923年

相关古诗词

晨兴

晓景山河爽,闲居巷陌清。

已能消滞念,兼得散馀酲。

汲水人初起,回灯燕暂惊。

放怀殊未足,圆隙已尘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梅花

梅花不肯傍春光,自向深冬著艳阳。

龙笛远吹胡地月,燕钗初试汉宫妆。

风虽强暴翻添思,雪欲侵凌更助香。

应笑暂时桃李树,盗天和气作年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梦中作

紫宸初启列鸳鸾,直向龙墀对揖班。

九曜再新环北极,万方依旧祝南山。

礼容肃睦缨緌外,和气熏蒸剑履间。

扇合却循黄道退,庙堂谈笑百司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梦仙

紫霄宫阙五云芝,九级坛前再拜时。

鹤舞鹿眠春草远,山高水阔夕阳迟。

每嗟阮肇归何速,深羡张骞去不疑。

澡练纯阳功力在,此心唯有玉皇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