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东游

师归旧山去,此别已悽然。

灯影秋江寺,篷声夜雨船。

鸥飞吴市外,麟卧晋陵前。

若到东林社,谁人更问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老师回到他原来的山中去,这次分别已经让人感到悲伤。
秋夜的灯光映照在江边的寺庙,雨中的篷声回荡在夜色中的船只上。
鸥鸟在吴市之外飞翔,麒麟雕像静卧在晋陵之前。
如果能到达东林社,又有谁能继续追问佛法呢?

注释

师:指代某位老师。
归:返回。
旧山:原来的山。
悽然:悲伤的样子。
灯影:灯光的影子。
秋江寺:秋天的江边寺庙。
篷声:船篷发出的声音。
夜雨船:夜里的雨中船只。
鸥飞:鸥鸟飞翔。
吴市:古代吴地的城市。
麟卧:麒麟雕像静卧。
晋陵:古代的晋陵地区,今江苏常州一带。
东林社:东林寺,佛教圣地。
谁人:何人,指代某个人。
更问禅:继续追问佛法。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温庭筠的《送僧东游》,从字里行间流露出一股淡远禅意,体现了诗人对朋友离别之情和对佛法修持之敬仰。首句“师归旧山去,此别已悽然”表达了对即将离去的僧人不舍之情,"此别"二字含蓄而深长。

接下来,“灯影秋江寺,篷声夜雨船”两句以生动的画面描绘出僧人的旅途生活。"灯影秋江寺"给人以幽静宁谧之感,那份恬淡超然仿佛可触。"篷声夜雨船"则展现了行者在风雨中的坚持与孤独。

“鸥飞吴市外,麟卧晋陵前”这两句诗借物写情,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僧人修道之路的美好祝愿。"鸥飞吴市外"象征着自由自在,"麟卧晋陵前"则是吉祥安详的象征。

最后,“若到东林社,谁人更问禅”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诗人似乎在说,如果到了那般寂静和谐之地,即便不需再询问禅意,因为心灵已然得到了净化与升华。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妙描绘,勾勒出一幅禅意盎然的人生画卷,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远的境界。

收录诗词(393)

温庭筠(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本名岐。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 字:飞卿
  • 籍贯: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
  • 生卒年:约812—866

相关古诗词

送襄州李中丞赴从事

汉庭文采有相如,天子通宵爱子虚。

把钓看棋高兴尽,焚香起草宦情疏。

楚山重叠当归路,溪月分明到直庐。

江雨潇潇帆一片,此行谁道为鲈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重游圭峰宗密禅师精庐

百尺青崖三尺坟,微言已绝杳难闻。

戴颙今日称居士,支遁他年识领军。

暂对杉松如结社,偶同麋鹿自成群。

故山弟子空回首,葱岭唯应见宋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哭王元裕

闻说萧郎逐逝川,伯牙因此绝清弦。

柳边犹忆青骢影,坟上俄生碧草烟。

箧里诗书疑谢后,梦中风貌似潘前。

他时若到相寻处,碧树红楼自宛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唐庄恪太子挽歌词二首(其一)

叠鼓辞宫殿,悲笳降杳冥。

影离云外日,光灭火前星。

邺客瞻秦苑,商公下汉庭。

依依陵树色,空绕古原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