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侍读学士张公哀辞二首(其二)

凶梦歌洹水,妖巢集戴鵀。

未尝馀俸禄,无以具衣衾。

袁涣分仓谷,翁归赐府金。

佗年纯固传,宁使令名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恶梦在洹水边响起,邪恶的巢穴聚集了戴鵀鸟。
未曾留下多余的俸禄,无法置办丧葬衣物。
袁涣分发仓库的谷物,父亲归天后得到官府赏赐的金钱。
未来的岁月里,宁愿让纯正的名声沉寂。

注释

凶梦:不祥的梦境。
洹水:古代河流名,位于今河南安阳附近。
妖巢:比喻邪恶势力的聚集地。
戴鵀:古代传说中的恶鸟。
馀俸禄:剩余的俸禄。
无以:没有用来……的能力。
衣衾:丧葬用的衣物。
袁涣:历史人物,东汉时期的人物,以清廉著称。
仓谷:仓库中的粮食。
府金:官府赏赐的钱财。
佗年:未来。
纯固:纯正而坚固。
令名:美好的名声。
沈:沉没,这里指消失。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深沉哀思与怀念之情的诗歌。开篇“凶梦歌洹水,妖巢集戴鵀”两句,通过凶猛的梦境和妖异的鸟巢形象,传达出作者内心的不安与恐惧。接着“未尝馀俸禄,无以具衣衾”表明作者在物质上缺乏丰厚的赏赐,以至于连基本的生活用品都无法完备。这不仅是对物资匮乏的描述,也反映了作者深感生活无望的心境。

下片“袁涣分仓谷,翁归赐府金”则描绘了一种转变的情景,可能是指某种恩泽或赏赐的到来,但这种转变并未能完全驱散作者心中的忧虑。最后“佗年纯固传,宁使令名沈”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和个人名誉的深切关怀,担心自己的美好名声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逐渐被人忘记。

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真挚,通过对比和反衬的手法,勾勒出作者内心复杂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故侍读学士张公哀辞二首(其一)

喜愠与荣枯,居之悉晏如。

稍门多执笔,至老不抛书。

常愧无能极,曾沾清论馀。

秋风郭门外,雨泣望丧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故相国颍公挽歌辞三首(其三)

沧波与邓林,鱼鸟久飞沉。

一旦成陈迹,何人识寸心。

高山亡景行,流水失知音。

泪尽离东阁,归来破故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故相国颍公挽歌辞三首(其二)

铭旌远明灭,骑吹去低昂。

三鼎功名大,重泉日月长。

鹤飞来吊客,牛卧卜连冈。

车马还城郭,悲风满白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故相国颍公挽歌辞三首(其一)

儒衣临绝塞,庙略运奇兵。

缓带羌尘静,灵旗海雾清。

公心结明主,阴德庇群生。

名遂身仍退,人间五福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