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吕南公对友人邓夫子的赞美之作。诗中描绘了邓夫子的独特个性和高尚品质。
首句“吾交邓夫子”,直接点出主题,表明诗人与邓夫子的深厚友谊。接着,“富有免俗气”赞扬了邓夫子的超凡脱俗,不被世俗所累。以下几句“包含吉人道,混协时辈事”,进一步描述了邓夫子的道德修养和处世态度,他不仅遵循正道,还能与时代同流而不失本真。
“读书三十年,恬寞无所嗜”赞扬了邓夫子勤奋好学,且在阅读中保持内心的平静,没有过多的欲望。接下来的“物古少明眼,声希难侧耳”则通过对比,强调了邓夫子的见识深邃,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听闻稀有的声音也能够分辨其真伪。
“自同昆冈石,坚厚保英粹”将邓夫子比作坚韧的石头,象征其品格的坚定和内在的精华。而“不畏埃?染,非求霖露渍”则表达了邓夫子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也不刻意追求某种特定的状态,展现出他的自然与淡泊。
“幽姿审如此,镌错安得致”是对邓夫子独特气质的进一步赞美,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其难以完全理解或表达的情感。最后,“余生鲜谐合,幸此蒙羼厕”表达了诗人与邓夫子之间虽有差异,但能相互欣赏和包容的珍贵友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邓夫子性格、学识、品德等方面的描绘,展现了他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以及对高尚人格的赞美。吕南公以细腻的笔触,生动地刻画了一位既有学识又有品行的君子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