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云雾开衡岳,波涛息洞庭。
是邦谁岳牧,西掖一文星。
有眼难人物,斯人尚典刑。
如何闲处著,不遣肃朝廷。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通过对衡岳和洞庭湖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激动与思考。其中,“云雾开衡岳”、“波涛息洞庭”两句,以雄伟的笔触勾勒出山川之美,同时也隐含着一种力挽千斤、控制自然之势。
“是邦谁岳牧,西掖一文星。”诗人提问谁能如同管理衡岳一样管理国家,又指向天空中的一颗文星(可能指某个特定的星宿),这里的文星象征着智慧与文化,是对理想领袖的渴望。
接下来的“有眼难人物,斯人尚典刑。”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中的不公和腐败的感慨。即使是那些看似明白事理之人,在面对权力和法律时也常常显得无能为力,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于社会正义的追求。
最后,“如何闲处著,不遣肃朝廷。”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行为与国家大事之间关系的思考。他质疑一个人如果不能在平静的环境中保持自己的操守,又怎能在繁忙和严峻的朝廷中有所作为。这里反映出诗人对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的重视。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赏,更深层次地探讨了政治理想与现实腐败之间的矛盾,以及个人的品德与国家治理之间的关系。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共伯松楸后,宗文玉雪初。
吹灯躬夜绩,听子读残书。
帅阃方兰膳,王畿又版舆。
药成人不见,月里踏蟾蜍。
行乐潘慈母,荣封卫硕人。
金花五色诰,雨叶六番春。
白露凋萱惨,青山拱木新。
九龄真上寿,一子更名臣。
椒盘又颂一年初,多拜犹欣未要扶。
山色长供青箬笠,春光不为白髭须。
仙家风土闲中是,岁后莺花较早无。
人事驰驱不须叹,倦来添得睡工夫。
故人深住白云隈,欲到何因只寄梅。
岁晚观山吾独立,泥中骑马子能来。
转头不觉三年别,病眼相看一笑开。
说似少陵真句法,未应言下更空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