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雉词

雄雉鸣桑林,雌雉雊麦陇。

结爱诚有宜,别啄义亦竦。

哺雏深莽中,摧颓锦翅拥。

辛勤何尔为,应自念遗种。

形式: 古风 押[肿]韵

翻译

雄性的野鸡在桑树林中鸣叫,雌性的在麦田边发出叫声。
彼此深深相爱确实适宜,但分离时的离啄动作也显得庄重。
它们在密林深处喂养雏鸟,翅膀如锦簇拥着幼崽。
为何如此辛勤劳作,应该自己想想留下后代的意义。

注释

雄雉:雄性野鸡。
桑林:桑树丛生的地方。
雌雉雊:雌性野鸡的叫声。
麦陇:麦田边。
结爱:深深的相爱。
别啄:离别时的动作。
义亦竦:显得庄重。
哺雏:喂养雏鸟。
莽中:密林深处。
摧颓:密集簇拥。
锦翅:如锦缎般的翅膀。
辛勤:辛勤劳作。
遗种:留下后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鸟类生态画面,以雄雉和雌雉的鸣叫与行为作为象征。"雄雉鸣桑林,雌雉雊麦陇",形象地写出雄雉在桑树林中呼唤,雌雉则在麦田边回应,展现了它们的和谐共生。"结爱诚有宜,别啄义亦竦",诗人借鸟儿的行为寓意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联结,以及分离时应有的尊重。

"哺雏深莽中,摧颓锦翅拥",描述了母雉在隐蔽的草丛中精心喂养雏鸟的情景,体现了母性的温柔与坚韧。"辛勤何尔为,应自念遗种",诗人感慨其辛勤付出,暗示着对生命的延续和责任的重视。

整体来看,梅尧臣的《鸣雉词》寓言深刻,语言简洁,通过自然景象传达出人生的哲理,体现了宋诗的含蓄之美。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促织

札札草间鸣,促促机上声。

织女夜中起,明河檐外横。

一丝不入杼,疏密工未精。

岂知天孙巧,衣脱六铢轻。

人间唯贵重,暗虫休催成。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俨上人粹隐堂

十年不出户,世事皆刬锄。

时无车马游,焚香坐读书。

有堂曰粹隐,惟见安且舒。

心远迹非远,岁月速轮舆。

寓目暂为实,过者即为虚。

譬若开是室,终日于此居。

欲问昨日事,已觉今日疏。

明朝却视今,复与前何如。

聊悟此中乐,犹观濠上鱼。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脩真观李道士年老贫饿无所依忽缢死因为诗以悼之

唐室王子后,黄冠事隐沦。

餐霞不满腹,披云不蔽身。

八十不能死,缢以头上巾。

始慕老庄术,终厌道德贫。

营营求长生,反困甑中尘。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前以甘子诗酬行之既食乃绿橘也顷年襄阳人遗甘予辨是绿橘今反自笑之

昔辨荆州误,今为越叟迷。

黄甘与绿橘,正似珷玞圭。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