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镜

少年鉴止水,自喜颜色好。

如今对明镜,但觉增老丑。

老丑将奈何,行当就枯朽。

古来圣与达,阅世谁长久。

仙药不可求,红颜复何有。

嵇阮真可人,沉冥一杯酒。

形式: 古风

翻译

年轻时如清澈的镜子,自我欣赏容貌之美。
如今照见明亮的镜子,只感到岁月增添衰老和丑陋。
面对衰老和丑陋,又能如何,只能走向生命的衰败。
自古以来,圣贤和通达之人,阅尽世间沧桑,又有谁能永葆青春。
长生不老的仙药难以寻觅,美丽的容颜又能维持多久。
嵇康和阮籍真是令人向往的人,唯有在沉醉中借酒浇愁。

注释

少年:年轻的时期。
鉴:镜子。
止水:静止的水面象征清澈。
明镜:明亮的镜子。
增老丑:增添衰老和丑陋。
奈何:怎么办。
枯朽:衰败,腐朽。
圣与达:圣贤和通达的人。
阅世:阅尽世间。
仙药:长生不老药。
红颜:美丽的容颜。
嵇阮:指嵇康和阮籍。
沉冥:沉迷,沉醉。
一杯酒:饮酒。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姜特立所作的《对镜》,以个人的青春流逝和对人生哲理的反思为主题。首句“少年鉴止水”描绘了年轻时如镜子般清澈无垢的心境,而“自喜颜色好”则表达了当时的青春自信。然而,随着岁月流转,“如今对明镜,但觉增老丑”,诗人通过照镜子发现自己容颜渐衰,不禁感叹时光无情。

接下来,诗人感慨“老丑将奈何”,意识到生命的衰老不可避免,最终会走向“行当就枯朽”。他以“古来圣与达,阅世谁长久”进一步深化主题,指出即使是古代的圣贤智者,也无法抵挡时间的侵蚀,世间万物皆有其终焉。

诗人在此处借用了对仙药的向往和红颜易逝的遗憾,表达了对永恒青春的渴望,同时也对嵇康、阮籍等历史人物的洒脱生活态度表示赞赏,认为唯有“沉冥一杯酒”能暂时忘却尘世烦恼。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寓言式地探讨了生命短暂与永恒、青春消逝与豁达超脱的主题,体现了宋代理性主义的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896)

姜特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生年不详,卒于宋光宗绍熙中。以父恩补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迁福建兵马副都监;擒海贼姜大獠。赵汝愚荐于朝,召见,献诗百篇。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阁门事。恃恩纵恣,遂夺职。帝颇念旧,复除浙东马步军副总管。宁宗时,官终庆远军节度使。特立工于诗,意境超旷。作有《梅山稿》六卷,续稿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行于世

  • 字:邦杰
  • 籍贯:浙江丽水

相关古诗词

平原郡王南园诗二十一首(其十七)清芬

仙桂扶疏秋复春,一天风露散氤氲。

常娥自有长生药,相伴仙翁住月轮。

形式: 七言绝句

幼子娶妇

六十得幼子,薄者以为嗤。

新妇拜阿翁,兹事在何时。

翁今已八秩,又见儿妇归。

不远年岁间,更作弄璋诗。

形式: 古风

归括苍如山堂挈家出宅(其一)

今日如山堂,携家如逆旅。

为谁十日留,南山看烟雨。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语]韵

归故园述怀呈唐伯宪(其二)

三径元须近,吾庐亦庶几。

稍晴频纵步,遇雨不愁归。

夕暗儿篝火,晨饥妇饷炊。

栈羊远可炙,枥马不须鞿。

引路犬先到,惯人禽懒飞。

有时携旷士,把酒更论诗。

松露滴行帐,山风吹舞衣。

吾生身外足,此乐里中稀。

叹息游嵩馆,前贤意重违。

形式: 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