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毕县尹

归途环佩晓珊珊,白日青天映羽翰。

疑是省亲辞太学,惊闻出宰用郎官。

花迎墨绶春光暮,风引仙舟海色寒。

想见捧觞仍綵戏,乡人争作锦衣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送毕县尹》由元代诗人黄溍所作,描绘了送别县尹毕公的场景,充满了深情与感慨。

首句“归途环佩晓珊珊”,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晨归途上,毕县尹行进时脚步轻盈,如同玉佩轻轻碰撞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庄重的氛围。接着“白日青天映羽翰”一句,通过白日与青天的映照,以及羽翰(比喻官员的仪仗)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送别的庄严与隆重。

“疑是省亲辞太学,惊闻出宰用郎官”两句,巧妙地运用了疑问与惊讶的表达方式,既表达了对毕县尹即将离开太学前往地方任职的不舍,也暗示了对其新职务的敬仰与期待。

“花迎墨绶春光暮,风引仙舟海色寒”则将自然景观与人物情感巧妙结合,通过暮春时节花朵的迎接与仙舟的飘动,以及海色的寒冷,不仅展现了季节更迭的美丽,也暗喻了毕县尹即将踏上旅途的孤独与挑战。

最后,“想见捧觞仍綵戏,乡人争作锦衣看”两句,通过想象中的欢庆场景,展现了乡人对毕县尹的热烈欢迎和祝福,预示着他在新任上的成功与荣耀,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祝愿。

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优美,不仅展现了送别的情景,也蕴含了对友人前程的美好期许,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与深情厚谊的作品。

收录诗词(463)

黄溍(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文潜,元代著名史官、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史识丰厚。一生著作颇丰,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无所不精,与浦江的柳贯、临川的虞集、豫章的揭徯斯,被称为元代“儒林四杰”。他的门人宋濂、王袆、金涓、傅藻等皆有名于世

  • 字:晋卿
  • 籍贯: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
  • 生卒年:1277年11月27日—1357年10月18日

相关古诗词

次韵题刘氏石壁精舍

佳城杳杳隔千峰,精舍寥寥一径通。

夜静寒泉犹映月,秋深老树不惊风。

旧题尚喜苔碑在,高卧无令蕙帐空。

我已倦游今白发,有山如此愿长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和外舅主簿公自为挽诗

五十年前马上飞,青春如水去难追。

一从玉树歌残后,数到黄粱梦觉时。

李贺元无楼可记,刘伶漫有锸相随。

少须海上蟠桃熟,归簉仙班恐未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留别一公琳公

浪走红尘鬓已丝,此身端合老岩扉。

兴来复举山阴棹,别去仍留海上衣。

夜听泉声如雨落,晴看天末有云归。

浮萍飞絮何时定,空使诗人赋式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送傅汝砺之安南

南徼车书路不遥,秋风使节下青霄。

颇闻僚佐登才彦,应有文章达教条。

日照楼船江水活,天低铜柱瘴云消。

归时岭上梅花发,想见诗囊未寂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