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丘郑公国子助教余病不能饯寄诗以别(其一)

成均典教遂忘机,圣主恩深许暂归。

疋马又从江上别,孤舟还向雁边微。

初霜落叶惊吴苑,夜火寒砧入帝畿。

自笑不才逢盛世,故山空老薜萝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明代王恭的《浮丘郑公国子助教余病不能饯寄诗以别(其一)》描绘了诗人对国子监生活的感慨以及即将离开时的情景。首句“成均典教遂忘机”,表达了在学术氛围浓厚的国子监中,作者沉浸于教育之中,忘却了世俗机心。次句“圣主恩深许暂归”则体现了皇帝的恩德深厚,允许他暂时离开。

“疋马又从江上别,孤舟还向雁边微”通过“匹马”和“孤舟”的意象,描绘了诗人独自离别的画面,江面上的雁群更增添了离别的寂寥感。接下来,“初霜落叶惊吴苑,夜火寒砧入帝畿”两句,通过秋日初霜、落叶与京城深夜的灯火、寒砧声,展现了季节变换与京城的冷清,寓含了诗人对故乡和京城的深深怀念。

最后,“自笑不才逢盛世,故山空老薜萝衣”表达了诗人自嘲自己才能有限,却有幸生活在太平盛世,只能空守故乡的山林,穿着薜荔制成的衣服,流露出对仕途无望、归隐山林的无奈和自嘲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寓情于景,既有对学术生活的回顾,又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展现了作者复杂的心境。

收录诗词(1328)

王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字:安仲
  • 籍贯:长乐沙堤
  • 生卒年:1343-?

相关古诗词

浮丘郑公国子助教余病不能饯寄诗以别(其二)

荒居病起对空林,邻笛谁堪折柳音。

白首襟期惊是梦,沧波离别惜同心。

梨关月出鸿声小,笠泽天寒骑影深。

遥想圣朝多雨露,未应官冷解朝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题松山司警余公海城春意

曾劳弓剑事边尘,复绾铜章领徼巡。

匹马向经吴地雪,一官遥寄越城春。

莺花水镇朝衙静,虾菜江乡夜逻频。

三载铨闱应不负,定知霄汉沐恩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赠琉球典簿程氏赐归番易

冠带趋朝沐宠光,曾将声教化夷王。

扶桑东际非吾土,彭蠡西流是故乡。

白首还家江上骑,青山独对雪边房。

悬知陆贾风流在,不羡裴家绿野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陈履中侍大父入京

君家大父远朝京,念尔辞家侍此行。

绿酒红亭西上路,白云乡树故关情。

孤帆夜落秦淮水,双阙时闻禁邸莺。

莫道重闱今别去,乡人遥待锦衣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