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末期的诗作《寄灵隐白谷载一两公》是顾湄所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交游于禅寺中的情景以及对往昔相聚的怀念。首句“交游多半在禅丛”,描绘了诗人社交圈子的主要活动场所是禅寺,暗示了其对佛教文化的亲近和对友情的珍视。
第二句“为忆巾瓶事远公”,通过提及“巾瓶”(僧人的日常用品)和“远公”,暗指诗人回忆与白谷载一这样的僧友共度的简朴而深沉的时光。接下来的两句“一棹钟声残照里,六桥山色暮寒中”,通过描绘钟声悠扬、夕阳余晖下山色朦胧的景象,渲染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寓言了诗人与友人分别的时刻。
“遥天落木风尘老”,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感伤,以落叶象征岁月流逝,风尘代表世事沧桑。最后一句“旧国平芜烟水空,相送虎溪成久别”,直接点出与友人告别的情境,虎溪是禅宗典故,此处借以表达长久的分别,以及诗人感叹如今能一同吟诗作赋的知音已寥寥无几。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禅寺环境的描绘和对往事的追忆,展现了诗人与友人深厚的情谊,以及对时光荏苒、人事变迁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