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无端伏枕日,不见放舟时。
晚得平安报,初成送别诗。
山深归履急,江阔度杯迟。
定许同香火,终参惠远师。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冲之的作品,名为《送僧》。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股淡远禅意和对朋友离别时深厚的情谊。
“无端伏枕日,不见放舟时。”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常感,自己沉浸在安逸之中,却错过了送别的最佳时机。"晚得平安报,初成送别诗。" 这两句则透露出一种急迫和不舍的感情,虽然来不及细致地安排,但还是要以诗作为送别的礼物。
“山深归履急,江阔度杯迟。” 这里描绘了僧人的离去场景,山路迢迢而又急迫,与之相对的是渡江时所持的酒杯却显得悠长。这两句生动地展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一方面是送别的不舍,另一方面是朋友行程的紧迫。
“定许同香火,终参惠远师。”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僧人的尊敬和向往之情。"定许同香火" 可以理解为希望与这位僧人在精神上保持一致,共同追求心灵的净化。而 "终参惠远师" 则是对这位僧人智慧的仰慕,以及愿意永远跟随他的脚步去寻找生命和真理的深处。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送别的情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淡然,同时也流露出对于朋友离去的不舍和对精神导师的敬仰之情。
不详
宋代江西派诗人。生卒年不详。早年字用道。晁氏是北宋名门、文学世家。的堂兄晁补之、晁说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早年师从陈师道。党争剧烈,兄弟辈多人遭谪贬放逐,他便在阳翟(今河南禹县)具茨山隐居,自号具茨。十多年后回到汴京,当权者欲加任用,拒不接受。终生不恋功名,授承务郎。他同吕本中为知交,来往密切。其子晁公武是《郡斋读书志》的作者
清秋颍汝归时晚,不及群公送惠休。
曲几数行题字别,扁舟几日为诗留。
东吴杨柳云中渚,南越梅花雪外洲。
万里故乡聊一到,江山风物往来游。
秋色远如许,寒花奈若何。
客行伤老大,野次记经过。
废圃犹残菊,枯池但折荷。
吾生与物态,天意岂蹉跎。
夏室不禦暑,竹阴新未交。
幽花时结子,晚燕续开巢。
午梦还高枕,晨炊出近庖。
此生吾自了,客至莫相嘲。
腊雨城南宅,冲寒忆屡陪。
拊怜庭下石,问讯竹间梅。
诸子应门立,群公跋马回。
不知多病后,谁与倒樽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