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礼先师真五首(其三)

前人说法后人听,由来两个总无情。

祇缘口耳都相似,所以流通道自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寒食礼先师真五首(其三)》由宋代诗人释清远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探讨了传承与理解之间的微妙关系。

“前人说法后人听”,开篇即点明了知识或思想的传承过程。前人的智慧和经验,通过言语传递给后来者,形成了一种连续的文化链条。然而,“由来两个总无情”,又揭示了在这一过程中,情感的缺失。知识的传授往往缺乏情感的共鸣,使得接收者难以深刻理解前人的意图和情感,只是机械地接受信息。

“祇缘口耳都相似”,进一步解释了为何情感难以传递。语言和声音是沟通的工具,但它们无法完全捕捉到情感的复杂性。即使是最亲密的关系,如师生之间,也难免存在理解上的隔阂。情感的细微之处,往往难以通过言语传达,导致了“所以流通道自成”的结果——知识的传播虽然顺畅,但情感的交流却显得苍白无力。

整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笔触,反映了人类在知识传承与情感交流中的局限性,引人深思。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知识的同时,也不应忽视情感的培养和理解的重要性。

收录诗词(316)

释清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寒食礼先师真五首(其四)

去人去矣叮咛嘱,住者相承无断续。

若遇知音一和时,乃知去住常充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沃]韵

寒食礼先师真五首(其五)

清明寒食与诸人,共礼先师不动身。

万法本闲心亦尔,将来谁是得吾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和圭首座二颂(其一)

祇论亲切不论时,回笑诸方陷虎机。

一句未容开口对,片帆先逐便风归。

头头有路堪行履,物物无差莫弃违。

不见黄梅足奇士,卢公却得祖师衣。

形式: 偈颂 押[微]韵

和圭首座二颂(其二)

愧尔相求识岁寒,不嫌危磴路千盘。

归堂一剳曾亲访,闭户深山肯自瞒。

月下篇章应独和,壶中天地共谁看。

临机大用全收放,何必区区握雪团。

形式: 偈颂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