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

登临舒老眼,吊古得凄凉。

故国自龙虎,高台无凤凰。

浮云多改变,乔木见兴亡。

往事浑休问,钟山又夕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我登上高处舒展老眼,凭吊古迹感到悲凉。
曾经的国家如龙腾虎跃般强盛,如今的高台却空无凤凰飞翔。
浮云变幻无常,大树见证了朝代的兴衰起落。
过去的荣辱无需再问,只看见钟山又沐浴在夕阳下。

注释

登临:登山或游览。
舒老眼:放松老眼,指眺望远方。
吊古:凭吊古人或古迹。
凄凉:悲凉、凄清。
故国:过去的国家,这里指历史上的某个强大时期。
龙虎:比喻国家的强大和威严。
凤凰:象征吉祥和繁荣,这里指朝廷或盛世。
浮云:比喻世事无常。
乔木:高大的树木,象征历史的长久。
兴亡:兴盛与衰败。
浑休问:不必再问,表示对过去不再追究。
钟山:南京的别称,历史上曾为多个朝代的都城。
夕阳:傍晚的太阳,寓意时光流逝。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戴复古所作的《凤凰台》,表达了诗人登高远望时的感慨。首句“登临舒老眼”描绘了诗人登高眺望的场景,心境开阔,但“吊古得凄凉”则透露出对历史沧桑和物是人非的哀伤。接着,“故国自龙虎”暗指昔日的辉煌,而“高台无凤凰”则寓言了凤凰台的荒凉,暗示了朝代更迭,繁华不再。

“浮云多改变,乔木见兴亡”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历史变迁的主题,浮云象征世事无常,乔木见证了王朝的兴衰。最后两句“往事浑休问,钟山又夕阳”以景结情,表达出诗人对过去之事的无奈与释怀,以及眼前夕阳西下,钟山静默的寂寥景象,寓意着历史的循环和人生的短暂。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沉思和对现实的感慨。

收录诗词(989)

戴复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晚年总结诗歌创作经验,以诗体写成《论诗十绝》。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著有《石屏诗集》、《石屏词》、《石屏新语》

  • 字:式之
  • 籍贯: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
  • 生卒年:1167年-约1248年

相关古诗词

化成岩

城郭嚣尘外,江山胜概中。

铿然一滩水,和以万松风。

夹径森奇石,危亭纳太空。

苍岩不能语,曾识赞皇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友人朱渊出示廷对策不顾忌讳读之使人凛凛受淮东制置辟

龙墀射策对明君,忧国忠言骇见闻。

皎皎一心如白日,寥寥千古再朱云。

时危诸老皆求去,兵满三边未解纷。

要使文臣知武事,不妨王粲且从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友松亭代松语

从来岩壑守孤踪,岂料移归宝籞中。

幸在交游一人数,愿勤培植百年功。

朱门纵有三千客,青眼毋忘十八公。

根本既深枝叶茂,相期直上碧霄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壬寅岁旦景明子渊君玉携酒与诗为寿次韵

舍我白瓷碗,把君金屈卮。

判为元日醉,共赋早春诗。

冰泮鱼龙起,花开蜂蝶知。

为子扶病脚,赖有古藤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