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沈二丈

长髯短鬓近何如,湖北湖南定卜居。

琴里潇湘中散曲,池边风雨石军书。

秋来双径谁看菊,月下清尊自摘蔬。

旧日纶竽还好在,岂能终负楚江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宗臣所作的《寄沈二丈》。诗中描绘了对友人沈二丈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过往生活的回忆与感慨。

首联“长髯短鬓近何如,湖北湖南定卜居。”以形象的外貌描写开篇,通过对比长髯与短鬓的状态,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同时,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生活地点的关心与期待,预设了友人可能选择湖北或湖南作为居住地的情景。

颔联“琴里潇湘中散曲,池边风雨石军书。”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将友人的生活场景具体化。琴声中流淌着潇湘地区的自然风光与中散曲的韵律,池边的风雨声中,石上刻写着军书,既展现了友人的闲适生活,也暗含了其曾经的军旅生涯。这两句通过音乐与自然景象的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生活氛围。

颈联“秋来双径谁看菊,月下清尊自摘蔬。”进一步描绘了友人在秋季独自赏菊、月下饮酒、自摘蔬菜的生活情景。这一联通过季节的变化和日常生活的小细节,展现了友人淡泊名利、享受自然之美的生活态度。

尾联“旧日纶竽还好在,岂能终负楚江渔。”以“旧日纶竽”(钓鱼竿)为喻,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友情的珍视。最后一句“岂能终负楚江渔”,则表明即使面对生活的变故,也不会忘记过去的友谊和曾经的快乐时光,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厚情感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过往生活的回忆与感慨,充满了浓郁的人文情怀和生活哲思。

收录诗词(772)

宗臣(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 字:子相
  • 号:方城山人
  • 籍贯:兴化(今属江苏兴化)
  • 生卒年:1525~1560

相关古诗词

寄怀子培舍弟

故园春草日依依,别后池塘今是非。

明月江风频忆弟,清秋塞雁一沾衣。

病多客枕余芝术,书去名山问蕨薇。

闻道沧洲新水阔,可怜鸥鹭满渔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省中斋居贻于鳞子与公实元美四比部

向夕停珂省阁幽,吏人犹自进春裘。

蓬莱双阙金茎远,阊阖千门紫气流。

明月在天难命驾,白云垂户好登楼。

明朝献赋甘泉者,汉畤秦祠非昔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熊守之太仓因便省觐

羡尔新分剌史符,南方千骑乱平芜。

潇湘天阔春归楚,震泽风高晓入吴。

父老几年忧战伐,使君到日问樵苏。

蓟门旧侣能相忆,八月双鸿起太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送明卿席上有赋

陌上黄金侠者游,蓟门春草暮堪留。

一尊破尔青山梦,万里怀人落日愁。

鹦鹉昔悲湘客赋,鹔鹴初典汉家裘。

酒阑忽听孤笳起,肠断胡云出塞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